2016-01-11 10:27:34 云南省民族学会65530
女人文面是独龙族一个奇异的习俗,而且由来已久。《新唐书》中称独龙族的文面女为“文面濮”,《南诏野史》更是以“秀面部落”来称呼独龙族。
文面已经被视为别具特色的民族习俗,以至于凡是提到独龙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独龙女一张张奇异的文面脸庞。而在独龙族,尤其是独龙江北部地区的独龙族当中,也普遍认为文面是独龙族所特有的风俗。
文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面部皮肤上形成永久性图案和花纹,应被视为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区域文化特征的延续和变化过程。据史籍记载和民间的传说,独龙族妇女纹面习俗的由来,其中一个原因是特定的历史造成的。近两三百年来,藏族土司和傈僳族奴隶主的势力不断深入独龙族地区,对独龙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特别是藏族察瓦龙土司,每年都要向独龙族人民强收名目繁多的贡赋,甚至连嘴、耳、鼻、头发都要征税。如缴纳不起,便强掳妇女到藏族地区为奴。特别是年轻、漂亮的独龙族妇女,常常面临着被掳走他乡的危险。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独龙族妇女为了免遭掳掠,逃避土司的蹂躏与践踏,只好采取一种消极的自救办法:用锅烟子涂抹脸颊,甚至宁愿忍痛把自己的脸染刻成永远洗不掉的“黛墨青纹”,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使生人望而生畏,不敢近前。久而久之,形成了纹面的习俗,并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所以,纹面在历史上是独龙族妇女反抗民族压迫、求得人身安全的一种消极斗争形式。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独龙族妇女的纹面,是独龙族老年妇女,为她们所长成的少女举行成年仪式,留下的标志,纹面者就可以婚嫁。 将文面年龄与婚恋年龄对比发现,独龙族女子到“公房”结识异性伙伴的时间都在文面之后,也就是说文面赋予了进入青春期、参加社交活动的一个明显标签;文面后参加“公房”里与异性伙伴聊天、唱歌、跳舞等活动,相互间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提亲结婚,进入另外一个身份:为人之妻;其后是为人之母;再后是为人之祖母、外婆。可以说,文面为妇女角色转变拿到了一张身份证和通行证,文面女带着这个证书完成一生的使命。最后一名接受文面的甲松对当年文面所受的痛苦记忆犹新:竹签刺脸、锅灰敷面,那七八个小时,带给她的不仅是钻心的疼痛,还有脸上擦洗不掉的靛青色图案。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文面这个沿袭千年的习俗,以及古老而神秘的纹面女最终将消失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位纹面女还生活在独龙江畔,他们的影像和生活因此显得弥足珍贵,被称为独龙族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