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商会 官方网站

对云龙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5-09-24 14:43:51 来源:云南省民族学会 作者:施 帆33728

在我国发展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云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于2014年正式出台《云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年内全面启动和推进改革重点工作;到2017年农村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统筹联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全省试点阶段,云龙县率先一步,全面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总的看来,云龙县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富有成效。但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我们感到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惑,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亟待破解,还需要更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一、云龙县农村综合改革开局良好

云龙县自去年4月正式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以来,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了63个改革要点,109项改革任务,全县上下步调一致,积极主动作为,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2014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后,云龙县委、政府决定率先在河南村开展“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及抵押融资试点工作,切实解决群众融资难题。“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及抵押融资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效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群众发展壮大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户、龙头企业、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以施龙山茶叶产业合作社、共帮生态野猪专业合作社和聚合核桃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带头的富民兴乡产业在试点工作中逐步崛起,以中药材、茶叶、核桃、烤烟、畜牧为主的生态农业产业链联动起全村400多户群众,形成了该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整个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共完成了确认宅基地418宗,宅基地使用证可发113本,房屋所有权证可发87本;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401宗,可发350本;林权证327户1372宗,经济林果权证344户,917宗,已核发林权证334本和经济林果权证347本;已办理23户林权抵押贷款469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融资难题,也为全县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累了新的经验。

目前,云龙县以“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及抵押融资试点工作为着力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取得实效,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初见成效,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有序推进,工商、质监职能划转完成,新的食药监管机构成立,229个事业单位分类结束,年内确定的80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全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起步顺畅、开局良好。

二、当前云龙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

云龙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积极主动,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项工作也得到进一步提质扩面,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干部和群众对农村改革认识不到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行动不积极,存在“等一等”、“看一看”的思想;对农村改革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全面,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不强;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愿或没有下真功夫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

(二)土地流转较难。供需双方的信息不能及时沟通,还存在“要转的转不出去,要租的租不到”的情况,虽然建立了土地流转交易机构,但是中介机构的中介职能还不完全、不彻底、不完善,尤其在引进外地投资业主方面,供需双方的信息不能及时沟通,难以不断推进土地有效流转;过低的农业比较收益以及农业投资存在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使得各种资本对经营农村土地动力不足,愿意投资的企业和种养大户少,要推进土地的大规模长期流转比较困难,造成了土地流转市场需求不足;由于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性,使其“恋土”情节严重,动员农户流转土地工作受阻碍。

(三)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云龙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差,全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抵御灾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

(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尽管云龙县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但面对山区贫困农业大县的实际,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空壳村”多,发展资金仍然不足,融资渠道不宽,资金筹集难,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农民致富能力弱。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差,增收致富本领少,部分“等、靠、要”思想严重。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市场意识差,种植结构单一,养殖业未形成规模,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增收难度大。

三、深化云龙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农村综合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结合实践,我们必须把农村综合改革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遵循“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城乡统筹,保障农民权益;坚持整体推进,确保重点突破;坚持顶层设计,鼓励先行先试;坚持农民主体,汇聚群众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研究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全县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延伸、不断深化,才能使改革取得实效。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是要强化认识,充分认识农村综合改革对于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繁荣的重大意义。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把对农村综合改革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上来,统一到全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上来,制订和完善促进改革工作落实的政策措施,把准改革工作的方向,制订好改革计划,选好改革工作突破口,明确改革工作的重点,稳步推改革步伐。三是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有效途经,强化对农村综合改革的宣传报道,总结成绩、扩大影响,培育、挖掘、推介典型,要形成“抓改革就是抓经济、抓改革就是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改革优惠政策。对于一些带有普遍性,可能影响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些问题,应按照“巩固、规范、完善、配套”的要求,在政策措施上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不留“死角”,确保政策落实到位,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改革。二要强化监督,管好、用好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要严格资金管理,规范分配行为,不得截留、挪用转移支付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要努力保证各项改革经费的正常需要;对于一些规定的奖补资金,要及时发放到位。三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各相关部门还要高度重视对改革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及时调度和统揽改革工作全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改革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四要积极开展和有效监管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试点工作,切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三)要进一步加大金融农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农村综合改革精神要求,积极沟通,及时打消金融部门惜贷观念,引导和鼓励其放低“三农”贷款门槛,为中小农业公司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成立村镇银行和农业小额贷款公司,通过政府行为,不断鼓励和扶持农业公司扩大规模,增添先进设备,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全县农业公司健康、快速发展。

(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配套改革。一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着力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二是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三是完善和落实对农民的优惠政策,转变农民的“恋土”观念,鼓励农民离土离乡,进镇入城安家经商,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四是加快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王俊春录入:王俊春
云南通-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