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4 10:18:14 云南省民族学会100172
元至明中叶:按正德《云南志》对府学、省城城隍庙的相关记载及明清方志对省城城隍庙的记载(明清城隍庙位置变动极小,均在土主庙西侧、明代五华书院(由明代按察司西为新府学,书院在新府学西北估计东界最东在五一路东廊一线)南侧,清初只原址修葺,也见于《五华区地名志•附录》),府学在城隍庙西,参考明代省志对五华书院(如在城隍及府学之北,可见二者极为邻近)的记载及对府学地形(如低于其东南方半里内)、周边地理要素(如府学后为菜海子及咸阳王旧庙址)的描述等(如文庙在府治东南不能在五一路西侧更西),考订府学和文庙在今五一路北端西侧;明中叶:县学建于今钱局街中段;明嘉靖年间:迁建县学于“府学东南半里”,时称为长春观之边缘,即今胜利花园西部附近,出土有“嘉靖十七年”官制砖与史载年代紊合?有待考证(此砖藏于昆明市博物馆);明万历年间:迁建府庙学与县庙学为邻,并改造其所在的长春观及周边(即今胜利堂西部边缘及以西的省中医院一带),改建府县庙学,使之合一;南明:1647年,迁庙学至长春观再迁址(五一路北端西侧),即元明早期文庙故址;清康熙初:暂迁建县学至洪化府(省图书馆),但时间不长,府学依旧;清康熙中叶:合建府县庙学于文庙今址。
17世纪初昆明城市(推测图)
长春观四方朝向考证一则(以明末府县庙学为角度)
成书于1696年的《云南府志》称当时的制府(总督衙门)就是明代的按察司故址,查南明未设立按察司,又建筑如故,显然可以追溯至1644年前后,且清乾隆时(约1779年)增订的《南诏野史》也称长春观在“总制府(总督衙门)右”与《滇志》(成书于1625年)中记载“长春观,旧在府治南臬司之右”符合。说明明代末期按察司署即清代总督署,即今胜利堂,明代又称按察司署为“陈臬”。
明嘉靖年间昆明县学迁到府学东南半里(300--350米)
为什么会是“府治东南”---北门坐标系
“柏台”在明代也指“都察院、察院”,据查明代云南都察院在五灵庙右(西侧较近之处),这在明清方志中的记载相同,五灵庙都处于府治南或布政司南方或靠近城门(南门),可见明清五灵庙位置的统一性,明代滇志用都察院(的)仁台(建筑)左来表述五灵庙位置,又据明代万历《云南通志》 记载,都察院从五灵庙东侧移动至西侧时新旧址的间距不超过百武(约八九十米),可见两者甚近;又都察院由镇守太监府改建,最初为“帅府”(公议府),此“帅府”又在“贡院”(按察司由此改建而来)之南,可见都察院在文明街两廊及甬道街东侧,处于按察司前(正南方),再往西的话,更靠城墙,都察院南的中军营就放不下了。又成书于1696年的《云南府志》艺文志反映“旧察院”在城西隅(西城角),明代万历天启省志称察院在都察院之西,此区域恰好接近城西隅(西城角),则察院应在甬道街以西,又在《滇志》(成书于1625年)艺文志中提到察院周围尽是民居,察院跟都察院东西并列却有一定距离,察院可能在市府东街两廊,其位置唯能与长春观南北相对。
西为武库(兵器库)东为陈臬(按察司)南为柏台(察院)北为仓山(北仓坡)
“武库”当指“兵器库”,成书于1696年的《云南府志》称清初设前卫衙门于“城西旧兵器库十字街”,同书并载省城内有“前卫十字街”,1841年《昆明县志》图标有“前卫十字街”即今光华街西口,也位于城西,当为一处,又民间地名不喜用“旧”物表“新地”,旧称兵器库十字街系明代称谓,清初才改称“前卫十字街”。由明代省志可见六卫兵器库在长春观以西,长春观不能更在光华街西口以西,否则兵器库要被挤到城墙上远离十字街口,以致用长春观命名此十字街更妥当。
“仓山”见于清雍正(约1730年)《云南省城六河水利图说》图中,在今北仓坡一带,在明代也属于省城北门内仓廒集中之地。由以上三处锁定区域推得长春观应在胜利堂西部边缘及以西的省中医院一带(也有其它角度和资料可以参证),其正北方正是今北仓坡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