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商会 官方网站

傣剧

2015-09-21 09:51:43 云南省民族学会134428

傣族有自己的剧种,简称为“傣剧”。

傣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产生于明代,有五百多年的史,其形成与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萌芽时期。

傣剧的萌芽期,可从上追溯到元朝末年,那时正是傣族麓川政权极为强大的时候,民族文化也随着政治、军事的兴起而有所繁荣,无论是城镇或乡村,歌舞演出都很频繁,特别是宫廷歌舞,日日不断。这些歌舞,融进了傣族男女对唱或说唱的某些形式,台上的歌者已能清楚地扮演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并有某些情节的表演动作,形成戏剧的雏形。后来的傣剧,就是在傣族民间歌舞的这一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戏剧艺术的某些有益经验,逐步孕育、演变而形成的。

第二阶段是形成时期。

到了十四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即公元1388年,明王朝派大将沐英征服了傣族麓川政权,在边境地区建立屯田制度。随着边境屯田制的兴起,大批内蚋军民在边疆傣族地区安家落户,给边疆傣族地区带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特别是汉族的戏剧和曲艺。每逢节日或重要的社会活动期间,屯田的军民们常自演自娱内地的汉族戏剧,观众有“近半是当地土人”。这就是说,屯田制带来的内地中原文化,在傣族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久而久之,傣族民间艺人便吸收了内地汉族戏剧“有人物、有故事、有说唱、有表演,可使用各种道具”的特点,创造出了傣剧的一整套曲调和表演程式。至此,傣剧即基本形成,宣告诞生。

第三阶段是发展时期。

仟何新牛事物的诞生,都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傣剧也如此。由于它是当时傣族文化中最新的一种表演艺术,前人没有见过,因此,一问世便引起轰动,傣族民众争先观看,演傣剧的广场挤满人群。随之立即涌现出一批傣剧业余创作班子和业余演出班子,利用业余创作和排练出了一批傣剧剧目,并逐步公演。但那时的傣族社会还没有建盖戏院的能力,只能在城镇广场临时搭个剧台演出,又不收门费,全部演出用费大都由热爱傣剧的土司贵族和商界人士资助。因此,傣剧的发展初期基本上限于土司贵和贾商巨富居住的城镇。据载,那时候凡是土司贵族的成员结婚,都要大请宾客,大演傣剧。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在乡下的傣族人民想看傣剧的越来越多,常两三个寨子联合起来,共同集资请傣剧班子到村寨里演出,傣剧才逐渐从城镇发展到乡村。这说明傣剧是傣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深远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四阶段是兴盛时期。

傣族艺术的兴盛,离不开三个要素: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以及领袖人物的重视;如果同时都具备这三个因素,艺术的兴盛就比较迅速,如果只具备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虽然也会兴盛起来,但很缓慢并要遭受到曲折;如果一个因素也不具备,则不仅不会兴盛,反而会凋谢、衰亡。这可说是傣族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到了十八世纪末期,傣族民族手工业和民族商业逐渐兴起,傣族城镇不断涌现出一批以买卖当地土特产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店,与缅甸、泰国的商业往来也逐渐频繁,商业马队来往不绝,市民和外地商人逐渐增多,因而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便更趋迫切,加之那时候傣族统治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和一些领袖人物,大都到过内地读过汉书或到境外留过洋,思想有所开化,这样就推动了族文化的发展,使傣剧这支民族艺术之花进入了兴盛时期。若以具体时间而言,这一时期始于公元1867年,即傣族干崖第二十二代宣抚使刀如意就职之后,刀如意是傣族干崖土司,宣抚使是清王朝封的官职,他是个学识渊博的人,熟悉本民族文化,也解汉文化,就职后大力倡导傣剧,以扬民族之风。于是德宏傣族地区的傣剧蓬勃兴起,演傣剧、看傣剧成了当时最时髦的潮流。到了公元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9安仁承袭干崖第二十四代宣陸之后,又再次提倡傣剧,并亲自下令组织傣剧剧目创作组和专业演出班子。至此,傣族开始有了由官家(即地方政府)直接领导的傣剧专业团体。可以说,这是傣族艺术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傣族专业团体组织起来后不久,刀安仁又拨出巨款,派其中的一部分人员到昆明学习汉族戏剧的舞台表演艺术,并在昆明制作和购买了一大批傣剧服装、道具、乐器、布幕。这样,不仅为傣剧培养了—批专骨干队伍,同时还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使傣剧从城市扩大到乡村,迈入了兴盛时期。据德宏有关文化部门所保存学的历史资料载,1906年春节前后,仅芒市(今德宏自治州首府)一地,傣族土司便调集了十二个寨子的傣族半专业的傣剧班子举行了大汇演,接连演出了八个晚上,观众川流不息,盛况空前。

使傣族人民感到更为自豪的是,傣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作、积累了一批传统剧目。这些剧目,涉及到各个领再域,以取材的角度而言,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反映傣族社会现实生活的剧目,如《柿腾那·雅送豪》和《马西双》(又称为《十二马》)等。这些剧目,大都由民问带有故事情节的歌舞,或民间传统小戏发展而成。内容都是反映傣族的牛产活动和生活习俗,形式短小、精练,表演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二类是根据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和故事传说改缓编的剧目,例如《景社·勐焕》,《相勐》、《阿銮南道》、《丙吉丙利砌》、《三牙象》、《兰嘎西贺》等。此类剧目,由于原著均是庄成熟的传统经典著作,结构严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矛盾冲突激烈突出,加之改编者熟悉本民族传统文化,在改编中根据戏剧艺术的特点,浓缩了故事梗概,只选其具有戏剧性的情节,因而使得主题更突出,人物更集中,演出效果甚佳,很受群众欢迎,久演不衰,从而保留至今,成为传统剧目,

第三类是根据汉族古典名著改编或从内地传统剧目中移植过来的剧目,例如:《陶禾生》、《汉光武》、《庄子试妻》、《八仙过海》、《红莲宝》、《大闹天空》、《桃园结义》等。这类剧目,大都是到内地读过汉书的傣族知识分子和傣剧班的艺人相结合,共同创作或移植的。到内地读书的傣族知识分子,很喜欢《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聊斋》等中国古典名著,回家乡后经常讲述给傣族百姓听,因而知道这些名著的人逐渐增多,纷纷要求改编成傣剧上演。这类剧目,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或移植的。将中国的古典名著改编成傣族的艺术样式,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不仅增强了傣族人民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了解,同时还推动了傣族人民学习汉文化、吸收外部先进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从此,傣族上层人士到内地读书和到海外留学的人便越来越多。

上面所述,主要是流传于德宏傣族地区的傣剧。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也有傣剧,但历史不长,起步较晚,大约萌芽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时只是在宗教活动时期和节日活动的时候,由民间艺人即兴创作自愿演出的一种广场活报戏,因唱腔以傣族的章哈调为主,所以,又称为“傣族章哈剧”。后来,发展缓慢,剧目随演随丢,都没有见诸于文字保存下来;演出班子也演完即散,没有形成专业或半专业的演出团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都很重视民族文化建设,无论是德宏地区的傣剧或西双版纳地区的章哈剧,都有了新的发展。德宏地区成立了专业的州傣剧团,人才云集,既有创作人员、翻译人员,又有经验丰富的导演和具有一定技艺的演员,已发展成为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团体。建团以来,先后上演过《娥并与桑洛》、《千瓣莲花》、《海罕》、《郎推罕》、《冒弓相》、《十二个王妃的眼珠》等数十台传统题材的剧目,以及《养鸭姑娘》、《竹楼情深》、《节粮》、《老混巴与小混巴》等反映现代生活题材的新剧目。“文革”之后,该团经过整顿更加充满活力,曾多次参加全省性、全国性的勺调演,并多次出国演出,得到国内外友人的高度赞扬。

西双版纳地区尚未成立独立的傣剧团体,但在州民族歌舞团成立了傣剧队,专门演出傣剧(当地人称为章哈剧)。近三十年来,该傣剧队也有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56年创作演出了《岩香悔过自新》,1960年演出了《岩拉脸》、《凤尾竹下》,1964年演出了《咪涛井康》、《召温邦》、《闸上风云》,1975年移植了《龙江颂》,1977年移植了《智取威虎山》,1978年移植了《心满意足》,1982年以后,又以反映傣族现实冬牛活为主,先后创作演出了《新谷飘香》、《选姑爷》、《摩雅信宽魂》等新剧目,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傣剧着傣族服装(德宏地区傣剧上演古典名著剧目时时,也有穿京剧或滇剧服装的),对白讲傣语,唱腔唱傣调,乐器也以傣族的笛子、胡琴和鼓、锣、铓为主,到了近期才增加了一些中原乐器和西洋乐器,发展成为中西结合的乐队。因此,无论从剧目内容或表演艺术上看,傣剧都具有鲜明的傣族特色,实属一朵鲜艳的傣族艺术之花。

责任编辑:王俊春录入:王俊春
云南通-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