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商会 官方网站

傣族民间文学

2015-09-21 09:49:22 云南省民族学会348386

傣族文学丰富多彩,作品数量众多,富有地方民族特色。从总体上讲,可分为民间文学即口承文学,以及作家文学即书面文学两大部分。十九世纪前,基本上都是民间口承文学,十九世纪后则主要是作家书面文学。

在傣文尚未产生之前,傣族文学无疑以口头创作、口头传播为主;由于没有印刷术、书面创作的作品单靠手工抄写无法传开,仍然需要口头讲述传播,因而在口头传播中又演变成了民间口头文学。而原有的民间口头文学,则又被文人们搜集整理加工,用文字固定了下来,变成了书面文学。傣族民间文学内容包括歌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长诗等。

一、歌谣

诗歌是傣族文学的主要形式,渗透到傣族社会的一切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傣族耕田、伐木、盖房、纺织、恋爱、结婚、生育、送葬等等,一切活动都要唱歌,每个寨子都有几个半职业性的歌手。因此,诗歌创作极为普及,几乎每个成人都是诗歌作者。傣族有句俗语:“生活中没有诗歌,就像吃饭没有盐巴。”诗歌与傣族社会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傣族诗歌虽然数量众多,但不繁杂,除了长篇叙事诗外,其余可分为古歌谣、习俗歌、生产歌、情歌四类。

(一)古歌谣

傣族认为歌谣是文学的母体,是文学的开端。早在原始社会蒙昧时期,就有歌谣诞生。那时候,人类的先民穴居山洞,靠采集野果为生,采到甜美野果时会发狂地高兴,饥饿或被野兽咬伤时会伤心地叫喊。这些就是先民们最初表达感情的诗歌。可惜年代太久长,多数已失传,保存至今的只有50余首,其中《叫人歌》、《摘果歌》、《找水歌》、《吃菌歌》、《拔刺歌》等30首已译成汉文,编入《傣族古歌谣》一书,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版社正式出版。就内容而言,反映的都是傣族蒙昧时代原始先民们的原始采集生活。例如《摘果歌》唱道:

大森林,野果多,

有酸的,有甜的,

有红的,有绿的,

有大的,有小的。

你争我赶拥上去,

爬直树,爬弯树,

摘的摘,摇的摇,

捡的捡,笑的笑……

先民们集体采集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其语言也很朴实,完全是口语,没有半点形容和修饰。又如《叫人歌》也很有特点。

走在山里的人,坐在石头上的人,

爬在树上的人,蹲在河边的人,

快快离开那里,快快回到洞里。

太阳落山了,天就要黑了,

老虎就要出来了,正在啊唔啊唔地吼叫。

这很可能是一位年迈的氏族老人,预见到了危险即将降临,因而站在山洞前,对着苍茫的黄昏,殷切地呼喊他那些迟迟不愿归来的氏族子孙。歌中的语言没有任何修饰,全是口语,但读过之后,老人焦急的心情和嘶哑的声音,仍隐约可见,具有一种真实感。

(二)习俗歌谣

习俗歌既是社会习俗的精神产物,又是社会习俗的形象反映。

傣族社会流行最广泛的有祭祀、盖房、婚嫁、丧葬、节日五种跟其他民族不同的习俗,因而有五个方面的习俗歌。

祭猎神是傣族最普遍的社会习俗,无论是哪个寨子,每次上山打猎都要先祭猎神。此俗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傣族称猎神为沙罗,祭时有一定的仪式。地点在寨边或森林边的猎神殿(有的是一棵大树,有的是个土台)前。通常由负责管理猎神殿的“摩反”主持。时间在每次出猎之前。祭时,“摩反”先把所有猎手召集在猎神殿前,将弓、箭、长刀、长矛、火枪等猎器,按序排列在地上,然后,“摩反”摘几枝树叶,合上早就准备好的草绳,一边滴酒祭祀,一边朗诵祭词,即唱《祭祀猎神歌》:

猎神啊,沙罗,今天是好日子,

我们上山打猎,请你出来帮助。

领我们到野兽最多的地方,

给我们赶来马鹿,给我们赶来野猪,

我们拴住麂子的魂,让我们得到老熊的肉。

最后几句歌词,参加祭祀的全体猎手都要跟着合唱。唱毕,由“摩反”用绿叶一一清扫所有的猎器,表示猎神的保佑、祝福。至此,祭祀结束,猎手们便可拾起自己的猎器,奔向森林。

祭树神习俗产生于“安居农耕”时期,定居盖房需要砍树,砍树就需要祭树神。否则,树神责怪,新房便不吉利。祭树神又与祭山神融合在一起,一般是在进山伐木之前进行。祭物以饭菜米酒和少许水果为主,也有杀鸡作牺牲的。祭时所唱的《祭树神歌》很有特色。

    树神啊,树神,你是森林之主,

    你是万木之神,你能给山河阴凉,

    你能帮雀鸟避雨。我们人类没有家,

    没有避雨的地方,请可怜可怜我们,

    给我们几根柱子,给我们几根好梁,

    让我们有遮风避雨的地方。

可以看出,树神拥有巨大权力,管辖着草木世界,人类若等要动用一草一木,都必须得到它的恩赐。然而,它又是个拟人化了的精灵,需要食用食物,需要人的奉养。由此可见,所谓的自然神,实际上也是先民们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三)生产歌谣、

傣族生产歌是傣族人民在进行劳动生产时所唱的歌,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带有劳动行业的特点。例如,盘田种地时唱的歌,大都只涉及与水稻种植有关的事物,纺纱织布时唱的歌,只涉及到与棉花、纺车有关的事物,当然,也有包罗万象,什么生产都提到的,但此类数量不多。通常人们提到的生产歌,均以种植生产歌、纺织生产歌、畜牧生产歌和制陶生产歌为主。

傣族是水稻民族,有数千年种植水稻的历史,并从中创作了许多反映种植劳动的诗篇,《播种歌》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小斑鸠,站在地头咕咕叫,

夫妻情意好,一起把窝造;

小秧鸡,谈情说爱在田边,

双双点头把尾摇;

浅水塘,江鳅恋水草,

摆下串串小鱼子,顺着水流漂……

这首歌先以轻松之语气,描述了一番大自然的生机,勾出了一幅充满情趣的画面,然后才引出“播种的季节已经来到,不能进山打猎了,不能下河捞鱼了”,因为“风吹芒果阵阵香,恰是播种好时光”。接着便告诫人们,要即时投入农田劳动,如果延误了播种的最佳节令,收成就会受到影响。最后是描述年轻人在田野上劳动播种的情景:

妹妹站在田埂上,哥哥在田中撒秧,

谷种撤在秧田里,爱情长在妹身上。

《播种歌》便巧妙地将播种谷物与播种爱情结合在一起,既传播了生产经验,又抒发了人们的感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纺织与农耕有着密切关系。跟种植水稻一样,傣族从事手工纺织的历史也很早。随着手工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傣族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作了一系列纺织生产歌。其中以《攀枝花歌》、《纺线歌》、《纺车歌》、《织布歌》等数十首,最受群众喜爱。

攀枝花古称为娑罗棉树,又称木棉,是亚热带特有植物,树飞干高大,枝叶茂盛,“三四人合包方匝,其花蕊有棉”,可纺织成布。据傣文古籍载:远在农耕初期,傣族先民便学会用野生攀杉枝花纺线织布、缝制木棉衣。因此,傣族先民把攀枝花视为布的祖先,对攀枝花十分崇拜。《攀枝花歌》所表达的就是这种心情。

我们的祖先,爱花又爱树。

林中树木千万棵,寨里鲜花千万朵。

树木棵棵有名字,记下树名好盖房;

鲜花朵朵数不清,记下攀枝有衣裳。

接着,歌者还详细描述了攀枝花的形状、彩色、神态,详细叙述了攀枝花的生长过程和树干花果的性能,说明了傣族先民对攀枝花确有深刻认识,了如指掌。这首歌不仅有艺术价值,还有科学价值,因为它印证了傣族古代先民曾最早使用攀枝花(娑罗棉)作为纺织原料这一历史事实。

(四)爱情歌谣

傣族的爱情歌谣,西双版纳地区称“散”,德宏地区称“秀”,景谷孟连地区称“聆”。称谓虽然不同,但都带有“情音”、“情话”、“情书”的混合含义。以内容而论,大体上可分为“求爱歌谣”与“失爱歌谣”两类。

“求爱歌谣”是男女双方在追求爱情过程中,向对方表达爱慕之情的歌,因时间、地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赞花情歌”、“串寨情歌”、“鹦鹉情歌”和“凤凰情歌”等类。“赞花情歌”是指专以借助赞美自然界的花卉来赞美爱情、表达求爱心愿的歌,所以,有“花卉情诗”之称。此类情歌的特点是必须以花名为开头,例如:

缅桂花缀满枝头,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水中的鱼儿看见了,忘了在绿波里游荡,

空中的飞乌看见了,忘了在蓝天下飞翔……

傣族男女青年不仅在求爱时唱歌,在失恋时也唱歌。这类歌,由于创作者身临其境,深有感受,所以,也很感人。例如《唱给远嫁的姑娘》便是这类情歌的典型。这首失恋歌是一个手被姑娘抛弃了的小伙子唱的。小伙子虽然很痛苦,但却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不生气,不发怒,仍然心平气和地真诚赞美姑娘,“你像珍珠一样闪光,只可惜我不配跟你结成双”,接着语气一转“既然你我没有缘分,便只好用歌声为你送行”,于是,小伙子欢送姑娘远走的路上,放声唱道:

你慢慢地走吧,阿哥留恋的人,

你带走、了我的心,我也保留着你的笑影。

我要把你送过草地,我要把你送过森林。

如果途中遇到落叶,请你不要害怕受惊;

如果听到斑鸠在树上叫,那是我的灵魂在为你送行……

二、古老神话

傣族先民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神话,,其中最著名的有创世神话《英叭开天辟地》,图腾神话《鸟姑娘》和《象女儿》,自然神话《太阳七兄弟》和《帕雅亚》,谷物神话《谷神》与《谷魂奶奶》等篇。

1.《英叭开天辟地》

据传,远古时代,既没有天地,也没有人类和万物,只有滚动的气体、烟雾和狂风。后来,这三种物质裹在一起,凝结成团,变成一个无限大的圆物体。不知又过了多少时间,圆物体又变成一个巨人。这个由气体、烟雾和狂风凝结成的巨人,就是创世神英叭。他见空荡荡的宇宙全是白茫茫的大水,一样东西也没有,便决定要开天辟地、开创万物。于是他伸出巨大的双手,搓下身上的污垢,并将它们渗上水拌合成一个圆形的物体。这污垢物体随着英叭的吼声,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向下,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不断地向四方扩张,最后终于变成了大地。地以外的地方仍然飘动着气体、烟雾和狂风,后来就变成了天。此时,天地算是开辟出来了,但一点也不稳固,天还飘在烟雾中,像要塌下来,地还浮在水面上,像要掉进水里。英叭神很着急,又继续搓下身上的污垢,捏成一个大神架。这个大神架一落下来就变成一头大神象,四只粗壮的腿插在水中,地就不再动了,高大的象身和象头顶住了天,天也不再动了。英叭很高兴,将这头大立了大功的神象称为定天镇地神象。从此,天和地终于开创出来并十分牢固了。

这篇神话,跟“盘瓠”或“盘古”创世神话不同,具有倚傣族显明的特色。首先,“盘瓠”或“盘古”开天辟地使用的工具“斧”,比较先进,傣族英叭开天辟地没有什么工具,只用双手搓身上的污垢,说明产生傣族英叭创世神话的年代更为远古;其次,傣族创世神开创天地用的是污垢、烟雾和气乙体,这几样东西都是物质,说明了在傣族原始先民的原始思维中,具有一种朦胧而又朴实的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的唯物主义因素;再次,傣族创世神英叭,不是人首蛇身,也不是其他动植物,他一诞生便是个“巨人”,有头有身,有眼有鼻,有手有脚,会说话,会吃东西“终日以气体和烟雾为食”,说明他是傣族先民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英叭神的形象就是傣族先民的的形象,英叭神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也就是傣族先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壮举。这部创神话,最初只是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后经过历代歌手的演唱和加工,并用文字固定了下来,逐步形成万余行的书面创世史诗《巴塔麻戛捧尚罗》。

2.《太阳七兄弟》

在众多的自然现象中,日月星辰与人类的生命、生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傣族原始先民并不了解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这些自然现象的奥秘,于是创造出了一系列自然神话,企图解释这些自然现象的起源。《太阳七兄弟》和《惟鲁达射太阳》,便是这一系列自然神话的最有特色的代表。

《太阳七兄弟》叙述了英叭神完成了开天辟地和创造诸神的任务之后,将掌管火的神安置在一个石山下,火神在石山下溶石炼铁,炼了十万年,把所有的石头都溶成了石水,把所有的石铁都炼成了铁水。石水和铁水融合在一起,结成了夫妻,生下了七个火儿子,一出世便跳到天上,变成七个太阳,称为“太阳七兄弟”。七个太阳同时在天上燃烧,大地和万物怎么受得了。但这也是创世神的旨意,创世神认为他造的天地不好,要毁掉它,再重新造,才委蚕派火神和他的七个太阳儿子来执行烧毁教大地的任务。太阳七兄弟在天上足足烧了十万年,把天烧通了,把地烧烂了,把人类和万物夕全都毁灭了,这就是“大火炉干”时代。

不久,创世神又从宝宝葫芦里迢造出第二代代人类和万物,但天之上仍有七个太阳,人类仍无法生存,只好去请居住在神山里的惟鲁塔来射太阳,以拯救大地和人类。惟鲁塔是个射箭神手,他答应做一把重十万斤的巨弓,又用六座高山磨成了六支神箭。当他继续磨第七支箭时,因用力过猛,折成两截。他很生气,将一截东扔,一截朝西扔,不再磨了,开始爬到一座高山上射太阳。只听“嗖”地一声巨响,天空先是一片亮,接着是一片黑,他的第一支箭射中了第一个太阳,那太阳从空中流落到大海里去了。惟鲁塔士气大振,一口气射出六支神箭,接连射落了六个太阳。此时,最后一个太阳惊慌失措地往黑山背后逃跑了,惟鲁塔朗朗大笑,胜利而归。从此,天上便只有一个太阳,人类的日子便好过起来了。

《太阳七兄弟》和《惟鲁塔射日》,是两则既可以独立成篇又有密切联系的神话。前者主要是解释太阳的起源,诉说旱灾和其他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后者则生动地表达了傣族先民企图战胜大自然的英勇精神。每个民族都有射日神话,但又各具一格。《羿射九日》流传极广,被称之为射日英雄。可是他却得罪了九个太阳的父亲天帝,天地由悲痛转为仇恨,使得有功的羿落不怕艰苦,浩气凛然,射落了六日,为人类立下了大功之后,不居功勋,不图享受,不娶家室,仍回到他的神山,过他的神仙生活。他的形象,在傣族心目中是个完美的英雄。为此,古人崇拜他,后人赞美他。

三、传说

傣族的传说,从总体上看,可分为祖先传说、风物传说、地名传说三种类型。

(一)祖先传说祖先传说大都是叙述傣族历史上的杰出首领、战争英雄和劳能手在开辟家园中的各种传奇事迹。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被神化了的历史人物。

据传,否召法弄冒罕是傣族早期政权勐阿拉维国(即勐泐王国的首任国王。当时,“天王封委召法弄冒罕为勐泐王,并发给他大印一枚,磨罕三韩(三层金王冠)一顶,镀金柄宝剑一把,宝杆长矛一支,弓箭一把,虎头龙身旗一面”。由此可见,他确实是傣族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有关他建立政权的过杜程和执政的功绩却被神化了,因而演变为许多传说,其中他想长生不老永远君主的一则最为有趣。传说,在召法弄冒雪罕执政时期,风调雨顺,村村寨寨都乡安居乐业。他自己更加感觉到人间十分好,不想离开人间,想长生不荖老,永做君王。于是他派犬人到森林虽里寻找“雅补罗”(长生不老药)。在神的帮助下,竟然找到到了。但吃这种长生不老药,只能在最安静的地方,不能听到吵闹声,服下药后,七天七夜内不许任何人看见。于是,召法弄冒罕在宫殿外的丛林里盖了一间木房子,吩咐卫士们严密防守,七天之内谁也不许进。可是,他的第七个妻子很年轻,充满青春活力,几天不见丈夫便忍不住冲破卫兵的守卫,要到木房里跟丈夫团聚。。当她走进木房时,召法弄冒罕刚脱了半身皮,一见到女人,长生在不老药便失灵,变成了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的怪物。他很害羞,不愿再当国王,逃到森林里躲起来,不久便死了。传说很简单,征但很有趣,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对立状态,统治者想永远统治百姓,但百姓却又不喜欢他们的长期统治,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让这位想永生的君主落得了个可悲的下场。

思弄法也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他原是勐卧(今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一带的傣族首领,后来率领着他的部落沿着澜沧江南迁,最后到了西双版纳的勐遮坎。当时,勐遮部落不大,人很少,首领捧麻桑正感到自己的势力单薄,见思弄法率领一大群人来投奔,十分高兴,表示两个部落要真诚团结,共同开创家园。结了盟后,捧麻桑将坝子分成两半,叫思弄法管辖西部坝子,自己管辖东部坝子。勐遮的西部,荒无人烟,长满杂草。思弄法率领他的部落赶走了野兽,砍倒了大树,铲除了杂草,开出一片又一片良田。勐遮东部的捧麻桑部落见他们个个都勤劳,男人又多,便成群地跑过来跟他们同居、、通婚,于是思弄法部落的人口更加旺盛,开垦的农田也随之越来越多。这样便引起了捧麻桑的仇视,用计将思弄法诱骗到勐遮的乌龟山脚,一刀将他杀死。勐遮西部的百姓失去了一个好首领,十分悲痛,流着泪将思弄法的尸体抬到南木河边埋葬。霎时,忽然刮起大风,下起大雨,满天飞沙走石,一个又一个大石头从四面八方飞出来,堵住了南木河。从此,南木河便转向流到勐满方向去了,因为它也憎恨捧麻桑的残暴。

(二)风物传说

傣族的风物传说,以《歌手的起》和《文身的来历》最优美、动人。

《歌手的起源》分《滴水成歌》、《神鸟传音》、《盖房唱歌》。此外,歌手演唱离不开伴奏,因而与此有联系的又有《竹笛的传说》、《柚木琴的传说》、《象脚鼓的传说》三篇。

《滴水成歌》叙述的是傣族先民从流水声中受到启迪而学会唱歌的故事:古时有母女二人在深山里开荒种瓜,太阳很辣,母女二人挖地累了,门渴得要命。母亲便吩咐女儿到泉边打水。女儿到了泉边,听到叮叮咚咚的泉水声,既清脆又柔和,好听极了,不觉忘了返回,母亲见女儿很晚才归来,忙间发生了什么事?女儿回答说:“泉水的声音好听极了,舍不得离开。”母亲不相信,亲自去听,果然泉水的声音就像唱歌一样。从此,这位开荒种瓜的姑娘便天天到泉边倾听泉水的声音,并模仿泉水的声音学唱歌。年长月久,这位姑娘便成了傣族的第一个歌手,被尊称为“章哈(即歌手)的始祖”。

《神鸟传音》则认为傣族歌手的演唱技艺,是神鸟传给的。据说,古时候有一只美丽的神鸟,每天都在寨边的树树枝上歌唱,后来不幸中了猎人的箭,受了伤,没法再飞来给人们唱歌了。人们很伤心,个个都埋怨猎人,指责他为何不去打凶恶的野兽,要伤害为人类唱歌的神鸟。过了几天,有个叫玉嫩的姑娘到河边采野菜,看见受伤的神鸟正在地上翻滚挣扎,很同情,便把神鸟抱回家里,给它治好了伤。神鸟很感激,便把自己全部会唱的歌都传给了玉嫩姑娘。这样,玉嫩姑娘便成了傣族第一个歌手。

这两篇传说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人类的唱歌是由于受到到泉水、雀鸟等自然界的启迪,反映了傣族“艺术起源于劳动”的朴实观念;二是傣族的第一个歌手都是女性,反映了傣族妇女在在最初的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地名传说

傣族的地名传说,涉及到傣族地区的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沿革,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是傣族口头文学创作中最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文体。跟其他文学形式相比,地名传说一般比较短小精悍,主要内容是解释某一城镇、村寨或名胜古迹的由来,就像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言有尽而意无穷。

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允景洪,是一座古城,有“黎明城”之称。这名称从何而来呢?傣族人民根据某些历史痕迹,创作了一篇优美的地名传说:

古时,天王(意指中国皇帝)为了分封他的三个儿子,射出三支神箭,其中一支落在澜沧江边的岩石上,发出巨大的响声,引起了居住在澜沧江边的傣族先民来寻找。经过艰苦的寻觅,人们不仅找到了天王的神箭,还发现四周土地肥沃,绿树成阴,是个好地方,便在此地建城扎寨,住了下来。最初建立的城,取名为“允景德”,意思是“澜沧江下游最热闹的城”。后来,森林里出现了一个魔鬼,发动了一场血战,善良的百姓惨遭杀害,美丽的田园荒芜了,允景德城一片黑暗。这时,勇敢的年,誓死要为家乡夺回光明,他带领群众跟魔鬼搏斗。魔鬼跳人江中,年青人也跳人江中,跟踪追击。经过七天七夜的战斗,年青人终于砍断了魔鬼的咽喉,夺得一颗明亮的宝珠。他把这颗宝珠挂在澜沧江边的椰子树—亡,倾刻,宝珠发出满天霞光,驱走了黑暗,“允景德”一片光阴。从此,人们便把“允景德”改名为“允景洪”——黎明城。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城郊有个寨子,名叫“悍掌”。“悍”是“士兵”或“兵营”,“掌”是“象”,“悍掌”意即“象营”或“象队驻扎的地方”。这一神奇而又动听的寨名,也有一个传访说:

古时候经常打仗。有一年,召法勒(意为是上游的天王,据考:系指大理南诏王)遭到敌人的进攻,死伤了很多士兵乓,派人送信到傣族地方,请求傣族派兵去支援。傣族王子是召法勒勃的好朋友。立即通知各个勐(傣族地区的行政单位,意为一个坝子,相当于一个区),派出最勇敢的战象,组成最精锐的象队,沿威远江而上,去支援召法勒抗击敌人。当时,汇集的象队驻扎在威远江边的一片草地卜,前面有一条小河,后面有一座小山,山上和河边长满青草和翠竹,士兵们一边在竹林中放牧大象,一边进行操练,从早到晚,只见旗帜招展,象群吼叫,十分壮观。周围的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前来,站在远处观看。不久,象队出发打仗去了,人们便把这地方称为“悍掌”,即“象队驻扎的地方”。

四、民间故事

故事是傣族民间文学的结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有阿銮系列故事、动植物系列故事、爱情伦理系列故事和机智人物系列故事等等。除此之外,药物故事也有鲜明特点,深受群众欢迎。

(一)阿銮系列故事

阿銮系列故事据说有550多篇,目前翻译成汉文公开发表的约有100多篇,仅占五分之一。

阿銮系列故事可以分为佛本生型、神话型和英雄琴型三个部分。

佛本生型的阿銮故事,主要取材于《佛本生经》和其他佛经,故事的内容主要是叙述释迦牟尼尚未成佛之前的各种牵遭遇,借以表明佛是一位深知人间疾苦、具有渊博知识和高尚思想的圣贤,从而启迪人们对佛的信仰。这类故事,以《五个神蛋》、《只有头的阿銮》、《维先达腊阿銮》和《瞎子阿銮》为代表。

(二)动植物系列故事

    傣族的动植物故事,大都以拟人化的手法,把人类社会生活反射在动植物身上,使动植物具有人的某种思想感情,然后再通过动植物的事迹,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三)爱情伦理系列故事

傣族的爱情伦理系列故事,也很有特色。由于傣族社会在历史上曾长期盛行“从妻居”的婚俗,妇女在婚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爱情故事也受其影响,绝大多数都以女方的象征物作为故事的题目。例如《孔雀姑娘》、《彩虹姑娘》、《芒果姑娘》、《香发姑娘》、《莲花姑娘》、《菩提姑娘》等等。仅从这些标题中,便可看出傣族的爱情故事跟其他民族有明显的不同。

(四)机智人物系列故事

傣族的机智人物系列故事也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已汇编成集的约有一百多篇,其中《数星星》、《借谷种》、《鱼爬树》、《哭死马》、《草灰搓绳》、《吃螃蟹脚》、《看不见的东西最干净》等篇曾被国内刊物转载,受到普遍赞扬。这些作品大都围绕着召贺和岩苏、岩西三个机智人物展开,所以,又分别称为“召玛贺故事”和“岩苏岩西故事”。

五、叙事长诗

傣族叙事长诗是傣族文学最精华的部分。据傣族文学评论家、《论傣旗诗歌》一书的作者祜巴勐统计,“傣族叙事长诗共有百五十部”,  “他用了三十年的时间,看了三百六十五部”。然而,这些作品,因当时傣族还没有印刷技术。只有手抄本、所以,有的已在历代战乱中遗失,有的已被火灾烧毁,目前有关部门搜集到的手抄本仅有160余部-以内容而论,可分为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神话叙事诗、爱情叙事诗、悲剧叙事诗五种类型,其中有五部长达数万行,被誉称为“五大诗王”。

(一)创世史诗

傣族的创世史诗共有三部,即:《巴塔麻嘎捧尚罗罗》、《变扎贡帕》、(又名《古老的荷花》)、《细木过》(又名《天地万物的来历》)。后两部因抄写的年代太久远,已残缺不全,只有有《巴塔麻嘎捧尚罗》较为完整。

(二)英雄史诗

傣族的英雄史诗,最著名的有两部:《厘俸》和《相勐》。所描写的内容,都是以傣族古代的奴隶战争或封建领丰战争为题材。

(三)神话叙事诗

傣族的神话叙事诗,以“五大诗王”中的四部,即《鸟沙麻罗》、《粘巴西顿》、《兰嘎西贺》和《粘响》为代表。

《鸟沙麻罗》长十万余行,是傣族“五大诗王”之首。鸟沙与麻罗,是长诗中两个主人公的名字,鸟沙是个容貌十分丑过恶的国王,麻罗是个十分漂亮的美女。长诗的主要情节,亦是叙述丑王鸟沙与象王召掌争夺美女麻罗的故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丑王与象王之战”。

鸟沙的母亲是荷花与地神相恋而生下的女儿,她一出世,荷花母亲便凋谢死了,因而她成了在森林里修行的帕拉西的养女,由帕拉西抚养成人。十六岁时,她比母亲荷花还漂亮,国王召曼诺沙蒂定要娶她为妻,可是,养父帕拉西坚决反对,认为召曼诺沙蒂信仰巫师,没有资格娶信仰佛教的荷花之女。但召曼诺沙蒂武艺高强,派士兵把荷花之女抢走了。帕拉西知道后,对天咒骂:“让他们生下的儿女像个癞蛤蟆。咒语变成了现实,荷花之女与召曼诺沙蒂生下的儿子——鸟沙,果然十分丑陋,像个癞蛤蟆。更可恶的是他的心灵也很坏,凭力大无比,为所欲为,老父王还没有死,他就夺取了王位,当了国王。可是哪个女人都不愿嫁给他,不愿做丑国王的王后。尽管如此,丑国王仍然傲气十足,扬言要找天下最美的女人为妻。一天,他果然遇到了天下最美的姑娘麻罗,便要强占她为妻。但是,麻罗姑娘早已有了情人,未婚夫是管辖森林里万头大象的象王召掌。于是,象王召掌为了保卫自己的情人,调集了十万头大象,跟丑王鸟沙展开了一场震动天地的战争。这场“丑王与象王大战”,从地上打到天上,进行了很长时间,打是很激烈。结果,丑王鸟沙大败,象王召掌大胜。战争结束后,象王召掌与美女麻罗在森林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凤凰、孔雀、天鹅、大象、狮子、马鹿,所有的飞禽走兽都来祝贺,十分热闹。

这是一部优美的神话叙事长诗,内容是反映佛教传人初期与原始宗教的斗争。长诗的三个主人公——象王召掌、丑王鸟沙、美女麻罗,都是半人半神的形象,既有神性又有人性,既有神的意志又有人的感情。鸟沙的父亲是佛教代表人物帕拉西的死对头,是信仰原始宗教的首领,但他硬要强占信仰佛教的荷花之女为妻,并且得逞了。鸟沙继承了父业,自然是原始宗教的代表人物。佛教认为象曾是佛的化身,佛在成佛之前曾投胎为象,印度巴鲁特石刻上的《释迦牟尼诞生图》,亦有一头小象跪在刚出世的释迦牟尼的身旁,因此,长诗中的高僧帕拉西和象壬江召掌,都是佛教的代表人物。这样,象王与丑王争夺美女的斗争,实质上就是佛教与原始宗教的斗争。当然,这只是隐藏在古长诗中的寓意,长诗的主要情节,仍然以颂扬象王召掌与美女麻垛罗的忠贞爱隋,表达傣族人民的婚姻理想和审美情操为主线。

毫无疑义,傣族叙事长诗《兰嘎西贺》的故事原型来自于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这一点,只要将两部长诗放在一起作简要的对比,便可以看出。

傣族叙事长诗《兰嘎西贺》的主要故事情节,是叙述勐塔打腊达王子召朗玛与勐甘纳戛腊公主南西拉的爱情遭遇。召朗玛学识渊博,心地善良,本应继承王位,治理国事。但小皇后一心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帕腊达继承王位,掌握政权。为此,老国王一筹莫展,难以明断。善良的召朗玛为了“不愿看到和睦的兄弟,在宫廷里闹出同根相煎的纠纷”,主动请求父王将王位传给弟弟帕腊达。老国王很喜爱长子,但又不得不废长立幼,挥泪让召朗玛离开了宫廷。召朗玛和年轻的妻子南西拉离开宫廷后,在茫茫的森林里过着甜蜜的田园生活。此时,勐兰戛的十头魔王飞到这片森林,用计将南西拉劫走。召朗玛失去了妻子,痛不欲生,领着弟弟到处寻找,终于从一群乌鸦口中知道了南西拉已被十头魔王劫走。如何战胜十头魔王,营救出爱妻呢?召朗玛在森林里苦思冥想。枣有滚巧,此时猴国国王戛伶被弟弟纂夺了王位,被捧破撵到森林里,十分悲愤。召朗玛知道后很同情,帮助他战胜了弟弟,夺回了王位。为了报答召朗玛的恩情,猴王戛伶调动全国的雄兵猛将,帮助召朗玛攻破了勐兰戛城,杀死了十头魔王捧玛加,救出了爱妻南西拉。

(四)爱情叙事诗

傣族的爱情叙事诗,以优美动人而称著。最主要的勺代表作有《召树屯》、《松帕敏》、《缅桂花》、《三尾螺》、《三牙象》奎等部。

《召树屯》产生于傣族封建领主制的兴盛时期,后又经过无数次加工,形成了一个优美完整的爱情故事:

“容貌像熔金般闪光,心灵像麂子般善良”的勐板加王子召树屯,带着随从到森林里打猎,巧遇勐董板孔雀国的孔雀七姐妹在天湖里洗澡。他越看越着迷,忘记了打猎。他想捉住其中一个,但孔雀七姐妹却穿上羽衣飞走了。他在湖边搭起树棚,在那里等候了七天七夜。果然,到了第七天,孔雀七姐妹又飞来洗澡了。召树屯乘七姐妹正在湖中戏水之时,悄悄取走了第七个妹妹嫡穆诺娜的孔雀羽衣,以表爱慕之情。嫡穆诺娜失去了羽衣,很吃惊,但当她看到偷羽衣的召树屯是个英俊的青年时,却又一见钟情。六个孔雀姐姐见小妹妹失去了羽衣,无法飞回,并深深爱上了召树屯,只好成全他们的爱情,挥泪告别。于是召树屯将嫡穆诺娜领回宫殿,举行了婚礼,结成了夫妻。此时,战争爆发,树屯告别新婚妻子,率兵打仗去了,摩祜拉便乘机诬陷嫡穆诺娜是妖女,给勐板加带来灾难。老国王不知真相,误听了谗言,决定要忍痛处死儿媳。临刑前,嫡穆诺娜十分悲痛,向父王提出一个恳求:“请让儿媳死前再跳一次孔雀舞。”父王答应了。嫡穆诺娜穿上孔雀羽衣,边舞边飞离地面,回自己的家乡勐董板国去了。战争结束后,召树屯凯旋归来,听到不幸消息,十分悲愤,决心到孔雀国寻找妻子。他行走了九百九十九天,在神猴和神龙的帮助下,从巨蟒身上越过能溶化刀剑的黑河,翻过了像风车一样旋转的大山,终于到达了孔雀国,找到了爱妻。

故事情节曲折,优美动人,围绕着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塑造了两个心灵善良、勤劳勇敢、忠于爱情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傣族人民的崇高理想和美好的道德情操。长诗深受群众喜爱,流行极广,几乎家喻户晓。在民间,结婚时请歌手来演唱长诗《召树屯》,已成了一种习俗,此外,还被移植为壁画、歌舞、傣戏等其他文艺形式。到了当代,又被改编为大型舞剧,搬卜舞台,改编为电影搬上银幕。总之,这是一部思想健康、艺术成熟、优美动人的叙事长诗,不仅在傣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五)悲剧叙事诗

傣族的悲剧叙事诗有《宛纳帕丽》、《线秀》、《娥并与桑洛》、《叶罕佐与冒弄养》、《葫芦信》六部。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傣族封建领主末期的社会矛盾和悲壮的现实生活。

责任编辑:王俊春录入:王俊春
云南通-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