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8 14:17:59 云南省民族学会60289
《南诏奉圣乐》是白族人民在古代乐舞基础上,吸收龟兹乐、胡部乐、缅甸骠国乐和唐代乐舞因素,从而创作出来的一种乐舞艺术。
早在秦汉时期,大理的音乐文化就十分发达。到了唐代“南诏国”时期,南诏王室始终以中原唐王朝为榜样,积极向唐王朝学习统治经验及文学艺术。在音乐方面,以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为主体,吸收了中原内地、西北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的音乐成分,构成了南诏独特的音乐舞蹈。
“天宝战争”后,南诏为与唐王朝重新修好,把白族宫庭乐师张洪纲创作的“夷中歌曲”,改编加工整理成大型乐舞《南诏奉圣乐》。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诏王异牟寻派人送《南诏奉圣乐》到成都,经剑南节度使韦皋修改后送到京城长安(今西安),在皇宫麟德殿为唐德宗演出,在京城引起了轰动,“被列为唐朝十四部乐谱之一”。
《南诏奉圣乐》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据《新唐书》记载:“舞七成,工六十四人,赞引二人,序曲二十八叠,舞‘南诏奉圣乐’。舞人十六,执羽翟,以四为列,舞‘南’字,歌‘圣主无为化’;舞‘诏’字,歌‘南诏朝天乐’;舞‘奉’字,歌‘海宇修文化’;舞‘乐’字,歌‘辟士丁零塞’。……”
字舞之后,舞者十六人为四列,舞集体舞《辟四门》。集体舞结束,舞者向四周鞠躬献礼,然后独舞《亿万寿》,独舞之后,歌唱云南民歌《天南滇越俗》四章。
整台乐舞,此起彼伏,歌舞相伴,以异牟寻归唐这一重大政治事件为主题,以宏大的乐章和富于变化的舞蹈来表现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将南诏复归唐王朝之后,对唐王朝明君圣主的崇敬之情,对唐朝文化的向往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南滇越俗》是典型的“夷中歌曲”。演出场面气氛热烈,气势恢宏,乐器多达30余种,演奏人员达196人,分为“龟兹部”“大鼓部”“胡部”与“军乐部”四个乐部。伴舞时,使用不同传统乐器和民族乐器配合演奏,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如表演太簇,商之宫,女歌时,是独舞,使用龟兹、鼓、笛与胡部合奏,表现出圆润的音乐 风格。在使用古律与新律上,以新律的俗乐、胡月、清月为主,并把它发展为民族特色浓厚的乐律。
大型乐舞《南诏奉圣乐》是唐代民间乐舞的最高水平。这部乐舞的产生,对大理后世音乐文化的影响极大,为我们保存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据白族文化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