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商会 官方网站

怒族

2015-09-17 08:52:51 云南省民族学会23432

民族概况

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史称“怒人”、“弩人”、“怒子”等。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27123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独龙、藏、白、汉、纳西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方言之间差别很大,几乎不能通话。但由于与傈僳族长期共处,多数人会讲傈僳语。

怒族经济以农业为主,狩猎、采集为辅。主食玉米、荞麦等。传统服饰以麻、棉布长衫为主,妇女喜欢穿裙,佩戴用珊瑚、料珠、贝壳等穿缀而成的头饰和项链。男子喜欢腰佩砍刀,肩挎弩弓。

怒族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怒族地区山峦重叠、江河汇聚。从旅游观光的角度来看,这里数不尽、望不完的奇峰怪石、飞泉瀑布、激流险滩、古树龙竹,确实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然而,从生活的角度讲,这里贫脊的土地、闭塞的交通却给怒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重困难,致使其社会发展相当的迟缓。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以花木枯荣为时序、靠结绳刻木传递信息、以刀耕火种为耕作方式等许多人类远古的生活图景在这里仍能时时映现。尽管如此,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怒族人民始终都未停止与大自然的搏斗和抗争,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不断改变着历史,谱写着时代的新篇章。

怒江流域,是我国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加之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怒江流域各民族社会发展相当迟缓。直至解放初期,怒族社会仍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水平,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工具还是木锄、木棍,刀耕火种是主要的耕作方式。采集、狩猎还是生活的重要来源。衣难蔽体,食不果腹。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帮助怒、独龙、傈僳等民族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各项事业。如今,古老的怒江涛声依旧,可峡谷岸边的景象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怒江及两岸桥梁、道路等交通设施的变化就是鲜明的例证、生动的缩影。

1949年怒江获得和平解放。在此之前,怒江仅有500多公里的山间驿道,由于路面窄,还常被山洪冲毁。一些乡村小路两人不能并行,双马无法对过。很多地方还要攀藤附葛、荡秋千或过独木天梯,交通极为原始、落后。新中国成立后,怒江的交通日新月异,获得了迅速发展。仅1951年至1961年的10年间,怒江的驿道就发展到2000多公里,同时还建起了运输站,增加了驮马,用上了畜力车。1956年,怒江开始修建第一条公路,从此,汽车开进了怒江。到1984年,公路已达58条,通车里程883.5公里。此外,国家还在怒江、澜沧江、独龙河上建起了一座单孔横跨大桥、5座公路吊桥、26座便桥、23座人马吊桥,48对钢溜索,其它永久性河桥188座,驿道增至6389公里。如今的怒江,更是天堑变通途,公路四通八达,车辆畅行无阻。

怒族善于演奏乐器,瑟琶和口弦较普及。青年男女谈恋爱,不是用语言来交谈,而是靠“达变”和“拟力”两种怒族乐器来“弹”。这两种乐器音域广,表现力强,怒族青年自小就要学习,如果大了还不会,就会被认为是笨,他有可能连对象也找不到。当怒族小伙向姑娘求爱时,首先向她弹响怀中的“达变”,“叮咚”地向她倾诉心中的秘密。女青年听到求爱,会吹起“拟力”以作答。双方可以提问、讨论,相互交换意见。从思想到生产、生活等各种问题都都可以“弹”,他们都能够从对方的曲调和音色中理解其中的含义。据说有的青年从认识到结婚都不说过一句话,完全靠音乐来沟通,从中可以反映出他们对音乐的独到之处。这种独特的恋爱方式,也许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怒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怒族山寨,哪怕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也会依呀学语般地哼上几句歌,也会踏出歪歪斜斜的舞步。怒族的山寨是歌舞的海洋,他们的歌唱不完,舞跳不尽。

怒族的传统舞蹈有120多种,内容涉及历史、宗教、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怒族舞蹈模拟性强,动作粗犷豪放,敏捷有力,节奏鲜明。如反映动物习性的《鸡抖脚舞》、《母鸡下蛋舞》、《乌鸦喝水舞》、《猴子打架舞》、《斗羊舞》;反映生产劳动的《挖地舞》、《载秧舞》、《放羊舞》;反映爱情婚姻的《找情人舞》、《逗趣舞》、《迎亲舞》、《逃婚舞》;反映艺术生活的《反弹琵琶舞》、《双人琵琶舞》等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怒族的文艺工作者在整理、挖掘本民族音乐、舞蹈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现代音乐、舞蹈的方法与技巧,创作出了很多歌颂党、歌颂新中国、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歌舞,如《歌声飞出心窝窝》、《怒江在歌唱》、《怒族姑娘》、《蝴蝶舞》等。

风俗习惯

怒族男女均喜欢穿用麻布织的衣服,成年男子喜欢在腰间佩挂砍刀,肩背弓弩及兽皮箭包。福贡一带怒族已婚妇女喜欢在衣裙加上许多花边,在头部和胸部佩带珊瑚、玛瑙、贝壳,珠料等装饰品,耳带铜环,贡山的怒族则只佩胸饰。

“怒人居山巅”,“覆竹为屋,编竹为垣”,这是古人对怒族居住生活的描述。怒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多依山而建。主要分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贡山地区的怒族多住木板房或半土墙半木房。这种房子比较宽大,一般是垛圆木为墙,屋顶覆盖薄石板。石板约一尺见方,由屋檐铺起,第一块平铺,第二块压着第一块的上边,第三块压着第二块的上边……一直覆盖到屋脊。福贡怒族都住竹篾房。这种房子较为矮小,多用竹篾笆做外墙和隔墙,用木板或石板覆顶。这两种房屋一般都为两层,楼上又多分成两间,外间待客,并设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铁三角架或石三角架,供炊饮之用。内间为卧室兼储藏室。楼下存放农具杂物或关牲畜。楼板用木板或竹篾席制成,铺设于架在斜坡地上的许多木桩上即可。这些木桩和房柱,如同千百只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因此,人们常常将这种房屋称为“千脚落地的房子”。

怒族的这种千脚落地竹木房,结构简单,既易搭建,也易于拆迁,又适合山区多雨多雾的特点。按传统习俗,一家建房,全村都来帮忙,一天之内就可以把房子建成。

怒族同胞喜欢饮酒,也擅酿酒。怒族的酒主要有“咕嘟酒”、“浊酒”和高梁酒等。

“咕嘟酒”用“咕嘟饭”(用玉米面和荞子面制成,似年糕)酿制。其做法是将咕嘟饭晾凉,拌上酒曲装入竹篾箩里捂好,几天后发出酒味,或渗出酒液即改装在罐子里,密封十几天就成了。吃时先用笊篱过滤,再兑上一点开水或冷开水,加一点蜂蜜或甜味剂,稍加酝酿,即可饮用。这种酒香甜醇厚,是怒族酒中的上品,既可解渴,又有滋补健身之功效。

酒是怒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饮料,更是他们待客的必需品。贵客光临,必以酒相待。他们的饮酒方式一般是边饮边聊。在比较欢快热闹的场合,不论男女老少,如果将某人视为知已时,便要与他喝“同心酒”。即两人腮贴腮,嘴挨嘴,一手搂肩,一手同端酒碗,仰面同饮,一饮而尽。置身于这种情深意浓的场景,即使是平日滴酒不沾的人,也难以推脱。因为只有喝了这同心酒,你才算怒家人的真正朋友!

怒族非常讲究礼貌,团结互相。在路上无论遇到熟人或生人,都会主动让路并致问候。有客人来访,全家起立鞠躬相迎,临别要再三挽留后送到寨边的大路上。一家碰到因难则全寨相帮。

怒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选择在属龙或属蛇的日子,因为龙和蛇在怒族的观念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婚礼前几天,全村寨的各家各户都派出得力的男子或女子,到男方家帮助料理理结婚的有关事务。女方家也显得格外奔忙;做嫁衣、买首饰、请陪娘、邀请宾客。

结婚当天,新郎邀约两个最好的朋友,背一背柴和一背明子,带着一罐酒和其他礼物,去女方家接新娘。到了女方家,受到热情的接待,女方家以最好的饭菜招待他们。待太阳爬上山冈,阳光洒满整个村寨的时候,新郎告别女方家,接上新娘开始上路。这时候,女方家送亲的人们熙熙攘攘,簇拥着新娘走出村寨。走在前面的是背着一头大肥猪和一大坛 白酒的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后面是背、抬着嫁妆的送亲队伍。新娘身着怒族的盛装,脸上盖一块色彩鲜艳的薄布,由一群女伴陪着,走在人群中间。当陪送新娘的队伍进入男方村寨时,早已在旁迎候的男方家的人忙上去给背猪、背白酒和背、抬嫁妆的人们连连敬酒。来到新郎家门口时,新郎的舅舅和舅母要向送亲的人们敬一杯竹筒酒,敬完新娘和送亲的人们,新郎、新娘才能迈进男方家的门。

新娘和送亲的队伍进了男方家院子后,男方家的人接过女方家带来的礼物,热情地招呼女方送亲的人们。这时候,新郎要上去牵住新娘的手,把新娘迎进房中。一见新娘进入房中,送亲者中一男子即用火药枪朝天鸣放三枪,以示庆贺。其余送亲的人则跳起怒族的(足踏舞),以有节奏的舞步跟着进入房中,并在房中的火塘边跳满一圈。接着,由一德高望重的老人向新郎新娘祝婚,祝福新人婚后幸福吉祥、子孙满堂等。之后,男方家的人热情地向送亲的人们连连敬酒,喝得送亲者一个个面红耳赤,情绪高涨。

这时候,姑娘和小伙子来到房前的院子里,弹起琵琶,吹起口弦,跳起了热烈欢快的(琵琶舞),围观的宾客发出阵阵地欢笑声。在房内,中老年人则围聚在火塘边,一边喝酒,一边听歌手演唱怒族传统的(婚礼歌)。演唱时,男方的歌手扮男子,女方的歌手扮女子,用男女对唱的方式来演唱。(婚礼歌)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人类的起源到先民的生活,从男女相爱到婚礼婚俗等,可以说是一部怒族的创世诗歌和婚恋爱习俗的辞典。(婚礼歌)很长,要分几次才能唱完,中间歌手要同新郎新娘一块吃手抓饭,吃完后再接着唱,有时要一直唱到第二天的黎明。第二天,男方家要给前来参加婚礼的人们每人送一份饭菜,宾客这才高高兴兴地离去。

按传统习俗,新郎新娘在结婚的头三日内不能同居,只能在洞房里支两张床,分别由一名小伙子和一名姑娘陪伴新郎和新娘。到第四天,由男方家杀一头猪,装一罐酒,让新郎带到女方家,表示对新娘父母的孝敬。然后,新郎才能带着妻子回家。这时,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怒江大峡谷及其两岸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层峦叠嶂,危岩耸立,悬崖陡峭。谷中水流湍急,汹涌澎湃。自古以来,这里的交通就十分不便,正所谓“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整个怒江只有几处水势稍缓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摆渡,除此而外,其它地方既无法架桥,又不能涉渡。两岸的怒族人民只有依靠溜索这种古老的渡江工具往来飞渡,保持着彼此间的交往与联系。

溜索是怒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设施。溜索的制作方法,最初是用竹篾扭成手腕粗细的大索,然后横拉于江河之上,固定在两岸的大树、木桩或石崖上。人们用溜板(溜梆)作辅助工具,沿竹索从空中滑过即可。溜板是长七、八寸、宽约四寸的槽形硬木,背面凿有两个对称的用以拴绳的长孔。使用时将溜板的凹槽卡在溜索上,用麻绳或皮条穿过长孔,牢系于腰间,然后以仰卧的姿势手握溜板,即可以顺势滑下。

溜索有平溜和陡溜两种。平溜只有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没有斜度,来往都可以溜。但这种方法比较吃力。由于溜索中段会自然下垂,所以人溜滑至中段以后,还要借助四肢的力量,半攀半爬地向对岸滑行。陡溜需要一来一往两根溜索,它一头高,一头低,有一定的倾斜度。这种方法溜渡速度快、省力,但容易撞伤,需格外小心。

溜索不仅可以溜渡人,而且还可以溜渡货物、牲畜等。

怒族人民发明和使用溜索,据说最早是看见蜘蛛在树间织网、来回爬行而受到启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怒江上已建起了几座现代化的桥梁,但溜索这种深受怒族人民青睐的传统交通工具仍然横亘于怒江之上。不过,危险易断的篾索已被坚固而且带有滑轮的铁索所取代了。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怒族过去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

怒族的传统节日因各地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别,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吉佳母”为怒语音译,意为“过年”。流行于怒族聚居区。时间在秋收后,节日历时15天,在各村寨中举行。节日第一天要杀年猪,姑娘盛装打扮,小伙子手弹琵琶,人们随琴声起舞,老人唱歌,祝福族人幸福平安。福贡等地怒族过节以前要砍好柴火,杀好年猪,用糯米和籼米春成把把,并酿好美酒。除夕前一天,有的村寨还举行祭谷神活动,称为“汝为”。除夕这下天,吃年饭时要祭奠祖先,有些村寨还举行敲犁头祈雨活动。称为“夸白”,全村的人都要凑酒、粮食,然后在一起聚餐。新年期间还开展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男青年射弩、摔胶,女青年打秋千,在欢声笑语中弹起琵琶,翩翩起舞,一曲方尽。一曲又起。年节期间的舞会往往要延续几个晚上。

贡山的怒族除过春节外,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杜鹃花开时过“仙女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至十七日结束。相传,古时怒江常因洪水暴涨而断绝交通。一叫阿茸的怒族姑娘在山中看到蜘蛛爬丝,受启发发明了溜索。从此,两岸怒族人来往便利。后寨中的头人三番五次威逼她嫁与他,阿茸不从,逃入深山,最后在一山洞中化为一尊石像。怒族人为了纪念她,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都要过仙女节。 节前,先选几个钟乳岩洞作为仙女洞。还有一个说法是:很久以前,怒家山寨有一个勤劳、聪明而又美丽的姑娘阿茸。她不辞艰辛,劈开了高黎贡山,引来了泉水,使常年干旱、荒芜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浇灌,使两岸的岩石变成了沃土,荒山变成了绿野。可是她却被可恶的头人烧死在高黎贡山的山洞里。这一天是农历三月十五日,时值阳春三月,怒江两岸鲜花怒放。怒族人民为了纪念阿茸,便将这一天定为节日──鲜花节,以此来纪念他们崇敬、热爱的阿茸。

节日之时,各村寨的怒族群众采上一束束杜鹃花,带上玉米粑粑,炒面,咕嘟酒祭品,到各自选定的几个仙女洞去朝拜。祭祀时,要先将鲜花献上,然后把祭品摆开,将松枝堆点燃,由村中长者主祭,育经祝辞之后,众人祈祷仙女保佑村寨粮食丰收,人畜平安。祭毕,各家饮酒聚餐。节日中,怒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手舞鲜花,在宽阔的场地上欢聚一堂,进行唱歌、跳舞、讲故事、赛球、射箭等文娱活动。

责任编辑:王俊春录入:王俊春
云南通-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