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商会 官方网站

藏族

2015-09-17 08:38:05 云南省民族学会30248

民族概况

藏族,约有人口4,000,00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公元13至16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云南藏族聚居区迪庆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的南段北端,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地理为三山夹两江。三山是怒山山脉、云岭山脉和贡嘎山脉,其间澜沧江、金沙江自北而肉员穿全境。境内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百余座。其中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最高峰。藏族地区群山连绵,土地辽阔,水草茂盛,属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

由于受地势、地貌、气候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垂直分布的3种生态环境: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全州总面积的32.1%,气候寒冷,最低气温—27℃,最高气温25℃;地形较为宽阔,有大面积的高原盆地,土壤为高山土、棕壤、暗棕壤及草匈土。该区是牧业、林业和冷原作物的主产区。植被以云冷杉为主的亚高山针叶林,农作物一年“熟,有青棵、马铃薯、蔓营、小麦和养麦等。草场面积为654.8万亩,以饲养耗牛、梳牛、黄牛、绵羊为主。这一地区还出产虫草、贝母、松茸等珍贵药材和菌类,栖息着滇金丝猴、野驴、黑颈鹤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海拔在2200—3000米的山区,占总面积的48.7%。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土壤多为山地红壤、棕壤及暗棕壤。该区是经济林、家种药材、旱作杂粮的主产地,植被为云南松、栋类等,也是名贵观赏花卉的生长地。农作物—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产玉米、小麦、蚕豆、油菜,次为养麦、燕麦、马铃薯,少数地区产水稻。草场为山地灌木丛草场,以饲养黄牛、山羊、猪、家禽为主。海拔在l480—2200米的河谷地区,占总面积的19.2%,属南温带和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以冲积土为主,红壤、水稻土次之,农作物一年两熟,主产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豆类为主,是迪庆的主要粮产区。

迪庆州境内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极其丰富,总量为1370万千瓦。金沙江虎跳峡长达15公里,江面窄,落差达196米,发电能力十分可观。

迪庆州境内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极珍贵的旅游资源。

云南的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境内哥登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巩早在六七千年前各民族先民就在这里生息繁衍。从德钦县纳古、永芝,中旬县尼西等地发掘的石棺墓及其文物看,约在2300多年前,吐著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土著文化。

唐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吐蕾在今迪庆境内塔城一带设“神川都督”,架起吐善铁桥,沟通了南沼与吐蔷连接的通道。加强了汉、藏经济文化的联系。

宋朝“大理国”时期,迪庆属善巨郡,积极开展与内地的“茶马互市”。元统一中国后,在云南建立行省,公元1277年,在迪庆设临西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迪庆地区属丽江军民府。明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年—1573年),迪庆地区为丽江土知府木氏所统治。明末,西藏大宝法王因构讼避居中勾,派喇嘛向清政府人贡,表示拥护中央王朝。清康熙二十七年,应达赖喇嘛请求,云贵总督范承勋奏请“准于中句互市”,“遂设渡通商贸易”。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将迪庆地区划归云南省,建立中甸厅。辛亥革命后,西藏地方一度混乱,英帝企图染指,危及祖国西南边境安全,云南都督奉命派滇军西征自迪庆入藏,安定厂西藏秩序,受到了藏族人民的拥护和欢迎。民国年间,l户甸、维西改县,直属云南省腾越道。德钦成立设治局。

新中国成立后,中旬、德钦、维西3县归丽江专区专员公署领导。195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千百年来,云南藏族不仅开发了高原,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云南的藏族生产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他们以羊毛织成的道德作为衣料。女子衣着对襟长袍,加坎肩,下围七彩“邦典”,以彩色毛线系辫盘于头顶;男子上衣下裤,外套圆领长楚巴,足着靴子。德钦的乌拉靴是其中的精品。男子多佩短刀,带护身银制佛盒,喜戴狐皮帽或毡帽,姑娘喜佩珊瑚项链、银饰和手箔。近几年,各种现代时装也领受欢迎。

云南藏族把高原上收获的青棵炒熟后,碾出香喷喷的糟粕作为主食。藏家妇女从牛奶中分离出健胃消食的酸奶渣和营养丰富的酥油。由酥油和茶水制成的清暮扑鼻的酥油茶是高原不可缺少的饮料。藏族的住宅主要是二层或三层的土墙碉楼式建筑,墙厚楼高,下层关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佛党,屋顶为晒场,房角设一香台,每天以燃香柏求平安。设于二层室中的火塘是炊饮之所,也是待客之处。家庭成员要按各自的位置就坐,客人有客人的座位。藏家人出入、住、坐、言语。对长者、客人都有一套礼仪。

风俗习惯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4万两黄金。其次,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

民族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大约在公元1276年。藏传佛教红教势力发展到云南,明末清初,黄教势力进入中旬。建起了康区十三林之一的噶丹松赞林寺,成为云南藏族“政教合一”制度的统治中心。藏族丧葬受喇嘛教影响,相信人死后会转世,故死后要请喇嘛超度。有水葬、土葬、火葬和天葬等。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瑞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当派,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云南藏族有自己的节日,如正月十五祈愿大法会;五月端午赛马大会;七月“旺果”节;冬月二十九跳神会等等。旺果节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赛马节

赛马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农牧民闲暇之余的集会,交流农牧业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民族精神的展示。在所有的民间传承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藏族的节日民俗中,赛马常以主题的形式在节日中显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马的浓郁感情基础之上的藏族人民,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赛马文化。

藏族的赛马节有很多,如藏北赛马节,江孜达玛节,康定赛马节,盘坡赛马节,天祝赛马节,当雄赛马节,定日赛马节。

藏族的赛马与藏民族的信仰民俗有着直接的关联。藏民族的信仰民俗属于心理民俗,是以信仰为核心,反映在心理上的一种习俗,它与藏民族的宗教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以藏传佛教为载体的文化内容,已成为藏民族主体文化的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藏传佛教影响着藏民族的历史、文化、日常生活。我们经常看到赛马节期间的宗教仪式,民风民俗,都可看出赛马文化中的藏传佛教的影响。当然,这并不是赛马文化的主要方面。

以江孜达玛节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赛马文化的另一种文化价值和意义。达玛节的主要内容是跑马射箭,这项活动起源于纪念帕巴桑布。据传帕巴桑布是萨迦王朝的“内务大臣”,勤政为民,多行善事,在当地百姓中颇有声望。他去世后,江孜人民每年都为他举行纪念活动,并逐步演变为赛马节。对勤政为民、多行善事的人物的纪念、尊敬和褒扬,当是赛马文化的另一方面。

赛马文化无疑还包含有对英雄的崇拜。在藏族地区,有些地方的赛马节是沿袭格萨尔每次出征前要举行跑马射箭的习俗而形成的。格萨尔诞生在西藏高原,他抵御过外来的入侵,捍卫了本土,并开疆拓土,创建岭国,战功卓著,为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千百年来,备受世人称道和颂扬。格萨尔本人也是通过赛马比赛获得胜利的方式被群众拥戴为王的。所以,在藏民族的英雄崇拜信仰中,力量、勇敢、智慧成为向往、崇拜的对象,成为衡量男人价值的标志。长期以来,格萨尔成了藏民族的骄傲和崇拜的对象。久而久之,这种崇拜风俗文化在藏族人民中间根深蒂固,并融于赛马活动之中,并由此形成了长期在草原上过游牧生活的藏民族的勇敢、慓悍的性格。

从古至今,马与藏族人民的物质追求和精神渴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马的感情,藏族人民是浓烈的、醇酽的,马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马是牧人心中的生命。藏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放牧、 远行、婚嫁迎娶,都要骑上自己心爱的马。爱马是藏族人民的天性,赛马更是藏族人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所以,在藏族地区,不仅处处有赛马活动,而且四季之中的很多节日都由赛马活动唱主角或配角,为节日增色不少。可以说,凡是大型的节日,赛马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藏民族的一个极具特色的民俗。赛马已成了古往今来藏民族最持久、最普遍的群众性活动,并由此创造了藏民族世俗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赛马文化。

跳神会

藏历年是藏族同胞传统的盛大节日。

初一这一天,妇女们起得特别早,争先恐后地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然后,每户人家将染了色彩的青稞、麦穗,插在用酥油和青稞制做的糕点上面,来预祝新的一年的丰收。

西藏城镇郊外有不少林卡,过年时,全家老少,有时还给上亲友去那里游玩野餐,叫做耍林卡。青年男女新年时还聚在一块,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有的借机寻找各自的情人。同时,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都上演人们喜爱的藏戏传统节目,有的地方还举行跑马射箭、摔跤比赛。

责任编辑:王俊春录入:王俊春
云南通-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