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商会 官方网站

傈僳族

2015-09-17 08:30:19 云南省民族学会51284

民族概况

傈僳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总人口59.41万人(1998年统计数),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48%。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僳僳族有609768万人.主要聚居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两个自治地方,其余分布在丽江、迪庆、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思茅、楚雄、昆明等地。具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傈僳族在战国时期属氐羌,秦汉的期为“叟’、“□”、“濮”,魏晋时期为乌蛮、顺蛮,唐代因本民族内部称谓趋于统一,始称“栗粟”(唐代樊绰《蛮书》卷四),即傈僳族。

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怒江方言和金江方言两种,且方言的语法差别不大,词汇也基本相同,因而国内的傈僳族不论居住在雅砻江流域或是分布于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流域,使用的语言大体相同,相互可以通话,甚而与缅甸、泰国、印度等国的傈僳话也相通。

历史上傈僳族并没有文字。本世纪初,维西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了音节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亦称竹书),这是傈僳族的第一种文字;第二种文字是由英国人傅能仁和缅甸克伦族青年巴托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于本世纪20年代初创制的老傈僳文;第三种是“格框式”的拼音文字,这种文字是1913年英国传教土王慧仁根据云南武定县滔谷村的傈僳语言为基础创制的文字;第四种是本世纪50年代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基础创制并经国务院批准使用的新傈僳文,现在使用较多的是新、老傈僳文。

有许多僳僳族分布的山区,气候异常复杂。例如怒江、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地区,尤其是碧罗雪山、高黎贡山,一东一西,雄峙怒江两岸。怒江、澜沧江、独龙河谷到山巅,垂直落差4000多米,形成了热、温、寒三种不同的气候。午时在江边挥汗如雨,可是在山巅上,早晚仍是数九寒天,而山腰却是温和宜人。长期以来,僳僳族人民非常熟悉地根据地形分布的海拔高度的时序,科学地掌握生产节令和安排作物品种。他们根据山花开放、山鸟鸣啭、大雪纷飞的这种自然现象变化规律创造了“自然历法”,并将其作为判断生产节令的物候。多年来,僳僳族人民已习惯于把一年四季划分为:花开月〈三月〉、鸟叫月〈四月〉、烧火山月〈五月〉、饥饿月〈六月〉、采集月〈七、八月〉、收获月〈九、十月〉、煮酒月〈十一月〉、狩猎月〈十二月〉、过年月〈一月〉、盖房月〈二月〉等十个季节。

据《云南备徵志》载:“耕种皆视花鸟,梅花岁一开,以纪年,竹花六十年一开,以记甲子,杜鹃花雇〈开〉工花,雌花开宜耕种。”《云龙州志》则说:“以冬月初一为元旦,用栗叶为年树。” 傈僳族人民能从四季循环变化中,掌握了演变过程的本质是地球的运动。并将这种认识推广到对宇宙的认识,得出了星座每十二年变化一次、六十年为一甲子的认识。

傈傈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不断迁徒的民族。从族群形成以来的2000多年的时间里,傈僳族人民都不断地进行抗争以争取生存权利及自由与和平,但因受制于客观原因,大多以失败告终,于是不得不大规模西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傈傈族从青藏高原迁到四川盆地,再到云贵高原,继续迁往中印半岛(迄今缅甸北部的傈僳族还在迁往抹谷、曼秀等地,或直接迁居到泰国)。另外,傈僳族在大规模迁徒的同时,留下少部分人居住故地,这样就形成了今天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现在,傈僳族分布的广阔地带有名山大川,如云岭、怒山、高黎贡山、沙鲁山以及缅甸北部的甘高山脉等,海拔最高6000多米,最低仅数百米,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山脉走向由北向南,气候总体属亚热带和热带。但在怒山、高黎贡山、云岭北部,从山脚到山顶分热、温、寒三带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往往山上刚栽完秧或点种包谷,山下已收获;或山上寒气逼人,山下酷暑难当,适宜发展立体农业。

僳僳族经济以农业为主。主食玉米、荞麦等。喜欢饮茶、喝酒、吃砣砣肉。住房多为干栏式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也有平房式的木楞房或木板房。服饰各地不一。男子多穿麻布长衫、及膝黑裤。头戴黑、白或蓝色包头。妇女多上穿右襟衣,下穿百褶裙。头戴用贝片和珊瑚珠等串缀而成的珠帽“俄勒”或各色包头。过去因服饰的颜色不同,曾有“白僳僳”、“黑僳僳”、“花僳僳”之俗称。

傈僳族一般居住在高山和半山区,只有少量的人居住在坝区。村寨大部分建在近水靠山的向阳坡上,大的上百户、小的三四十户,一般的一二十户。村寨大多以同一个氏族和部落组成,血缘氏族是构成村寨的主要核心,即便同一个村寨有不同血缘氏族杂居的,也必须以一个血缘氏族为主。

傈僳族地区大都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河谷坡地,适宜农耕。水田和旱地是最基本的农耕资源,粮食作物以玉米、稻谷、旱谷、小麦、荞麦、高梁为主;瓜果蔬菜有黄瓜、南瓜、冬瓜、洋丝瓜、萝卜、茄子、大蒜、白菜等;经济作物有油桐、漆树、核桃、板栗等。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采集、狩猎、渔业等原始农业为辅助手段,迄今还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而傈僳族的生产分工与组织比较简单,一般由女人承担从事采集、纺织、做家务活等工作;男子则从事狞猎、渔业等农活。除家族共耕地以整个家族成员共耕合作外,已产生了“瓦刷”(雇工)耕作的形式,以应付季节性很强的农活。今天,傈僳族农民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从生产联产责任制中基本解决了温饱,有的弃农从商,有了许多固定资产上百万元的傈僳族个体老板和专业户,特别是泸水县片马镇已列为省级口岸,福贡的亚坪、贡山的丹珠箐等驿道的开通,为傈僳族发展边境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傈僳族地区山川河谷秀丽,气候宜人,矿产、水电、森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东经98。39’—99。39’,北纬25。33’—28。23’之间。国境线长440多千米,全州面积14703平方公里,是我国著名的“三江并流”景现地区之一。这里资源丰富,境内兰坪县铅锌矿储藏量达l500多万吨,是全国第一大铅锌矿,潜在经济价值1000多亿元;“三江”(怒江、澜沧江、独龙江)及100多条大小支流,全州水资源总流量为262.2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1226万千瓦,约占全省总蕴藏量的12%;境内自然景观随处可见,有高黎贡山上雄奇壮丽的“石月亮”,怒江中挺拔高耸的“江中松”,江水汹涌、惊涛拍岸的怒江虎跳峡和神秘莫测的高山湖泊等等。

傈僳族的文学艺术发展相对滞后,但民间口传文艺较为丰富,以讲述和歌唱的方式传承下来,有自己丰富的民歌、音乐和舞蹈等。

明《景泰云南图书志》载:“有名栗粟者……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南诏野史》载:“力些,即栗粟,……尤善弩,每令其妇负小木盾前行,自后射之,中盾而不伤妇”。这是史籍中对僳僳族精湛弩技的记述和描写。

僳僳族居住的高山峡谷区,过去漫山遍野都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各种飞禽猛兽出没林间。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勤劳勇敢的僳僳族人民发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练就了一整套与凶禽猛兽搏斗,及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技能与本领。弩弓与毒箭便是其中的代表。

弩是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僳僳族的弩由弩身、弩板、箭槽、弩弦、弩牙和弩机组成。弩板用坚硬而又富有弹性的岩桑木或青岗栗木制成,大小不一。弩弦用4股粗细适当的精细麻线扭制而成。弩牙和弩机均用骨头制作。使用时,把坚韧的弩弦拉到弩牙,箭放在弩身之上,瞄准目标后扳动弩机,利用弩板、弩弦的弹力把箭射出。

弩箭由竹块削制而成,头尖可套铁镞。尾部安有用竹皮折成的、可增加飞行稳定性的三角形尾翼。分无毒的普通箭和毒箭两种。普通箭一般用来射杀飞鸟、松鼠、野鸡、野兔等小动物。对付凶猛体壮的虎、熊、野猪等大动物,就必须使用毒箭了。毒药是用巨毒的野生植物黑草乌的根茎泡制而成的。将其涂于箭头尖端的小沟处便成了毒箭。这种毒箭毒性极强,箭镞射入肌体,一接触到血液,很快就会流遍全身,使动物中毒身亡。

僳僳族的弩和箭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其形状的确定,材料的选择,箭镞的安装,箭尾尾翼的设计等,都体现了多方面的科学原理,反映了僳僳族人民的科学才能与智慧。

风俗习惯

僳僳族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北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两岸的河谷山坡地带。过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僳僳、黑僳僳和花僳僳。聚居在福贡、贡山一带的白、黑僳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俄勒”。

“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 、小铜珠编织而成的。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妇女们戴上“俄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的感觉。

关于“俄勒”,僳僳族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年天气大旱,河水干涸,庄稼枯焦,饥饿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有一对僳僳族男女青年受米斯神的指点,在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安了家。男的撵山打猎,女的管理家务,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尽管两人勤劳耕作,但生活仍十分艰苦。男青年所穿简陋的兽皮衣服,已无法蔽体、御寒。姑娘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于是决心要给小伙子织做一套舒适合体的衣服。她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荨麻,之后便不停地撕麻、煮麻、漂洗、捻线,不知经过多少日日夜夜,终于织成一件横纹麻布长衫。看到心爱的姑娘为了自己不辞辛劳,而阵阵山风袭来,她被吹散的发丝不时挡住视线,刺得她眼睛常常流下泪水的情景。小伙子暗想,能不能制作一顶帽子,拢住姑娘的乌发呢?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他望着天空,幻想着如果能用月亮一样洁白、光润的东西做成一顶帽子,把姑娘打扮得象月下的青山,该多好啊!于是,他踏遍千山万水,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唐古拉山脚下找到海贝,用姑娘搓出的麻线,把磨好的海贝片和白色、红色的树果子穿成串,做出了一顶美观大方的“俄勒”。一个丰收的中秋之夜,小伙子捧出“俄勒”,伴着月光,戴在姑娘的头上。姑娘取出长衫,披在小伙子的身上。二人情深意绵,终于结成终身伴侣,生儿育女、繁衍子孙。从此,谈情说爱的僳僳族小伙子就必定要做一顶“俄勒”,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做为定情之物。姑娘也要亲自织做一件长衫,回赠自己的意中人。这种习俗世代相袭,一直流传至今。

傈僳族的住房过去以竹木结构、土木结构为主,现已有砖木、砖混结构。建筑种类主要有竹□房、木楞房、土墙房、石片顶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和砖混结构等。

过去,傈僳族的婚姻和家庭的最基本形式是一夫一妻制(也有一夫多妻现象),青年男女恋爱是自由的,但在婚恋过程中又有其独特的习俗。一般来讲,有姑表舅优先婚、包办买卖婚姻、转房等,族外婚也很盛行。新中国成立后,傈僳族青年男女的家庭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建立的,因而结婚后家庭大都很幸福、美满,婚姻比较稳定,离婚率很低,各种旧的婚姻习俗已被杜绝。

同许多民族一样,僳僳族同胞也喜欢饮酒。他们的酒有水酒和烧酒两种,过去多自行酿制。烧酒,僳僳语称“力基”,是把发酵后的糟水放入锅中蒸馏而得的蒸馏酒。此酒清澈透明,度数较高,较水酒辛辣爽口。僳僳人认为,“无酒不成礼”,酒是他们宴宾待客必不可少的饮料。按传统习俗,饮宴伊始,主人要先将自己的竹筒杯斟满,并往地上洒倒少许,表示祭祖先。接着自己先举杯略饮,表示酒是好的,然后才将客人的酒杯一一斟满,双手捧献给客人饮用。在僳僳族的饮宴习俗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饮“同心酒”了。“同心酒”,亦称“合杯酒”、“双边酒”等。是指2人同捧一筒或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仰面同饮,使酒同时流进主客双方嘴里的饮酒习俗。饮用同心酒,一般不分男女,亲朋挚友或恋人之间均可进行。过去常用于招待贵客、签约盟誓或结拜兄弟等场合。同心酒象征着团结和友谊。酒席宴中,如果僳僳族同胞邀请你同杯共饮的话,那就意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把你当成了朋友。

“江沙埋情人”,是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一带僳僳族青年的传统节日娱乐、求偶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左右举行。届时,男女青年们欢聚怒江河畔,歌舞嬉戏。还要在同伴的帮助下,在沙滩上挖出沙坑,将意中人抬入“埋葬”,并装出非常悲伤、痛哭流涕的样子,唱丧歌,跳丧舞。取闹过后,才将意中人拉出。他们认为,通过这一活动,一来表示恋人间感情的真挚与深厚,二来可以将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长寿。除此活动外,福贡一带的僳僳族青年还要举行“头顶射鸡蛋的”射弩比赛。比赛时,男青年身背箭包,手持弩弓,自己的心上人头顶扣一碗,碗底上置鸡蛋一枚(或头顶一木碗,碗中盛米、置鸡蛋)为靶,站于几米之外。比赛开始,男青年不慌不忙,拉弦搭箭,扣机击发,只听“啪”的一声,蛋花飞溅,心上人则安然无恙,顿时,场上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是一项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比赛,是比技术、赛胆量、见真情的活动。当然,技术不精的小伙子,宁可射不中鸡蛋,也不会伤了心上人的。

僳僳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多源于生产和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娱乐与健身于一体。较为流行的有顶杠、荡秋千、爬刀杆、摔跤、砍竹杆、溜索竞渡、拿石头等。

顶杠是一种非常简单、方便而有趣的体育娱乐活动。无需特殊场地和器材,只需一根木杠和一小块平地即可。茶余饭后,劳动间隙均可进行。具体形式为:用一根长2米左右、碗口粗的木头作顶杠。比赛时,两人各手握木杠的一端,并顶于肚脐稍上处。双脚呈弓步,前脚站稳保持身体平衡,后脚用力向前蹬,身子向前倾、顶,把对方顶出规定界限即为取胜。

此活动虽然简单,但要想取胜,必须既有力量,又有经验和技巧,只有两方面巧妙结合,才能稳操胜券。如,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可采取突然摆动身体和木杠的方法,导致对方重心失衡,再趁机用力将对方顶出界外。或者采用杠杆原理,前面的手将顶杠稍微向上抬,后边的手往下压 ,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荡秋千是僳僳族最普及、参与者最多的体育与娱乐活动。僳僳族的秋千又分“荡秋”、“车秋”和“磨秋”三种。“荡秋”是以绳子或藤条为荡索,将其悬挂于高大树木的横枝或特设的秋千架上即可。荡法有单人、双人两种。竞赛方法是以咬下规定的树叶或荡得最高者为优胜。“车秋”因形似纺车而得名。“车”用两个长方形木框十字交叉而成。交叉处横穿一轴,可横架木桩上转动。与轴平行的四条框架上各绑一吊凳。比赛方法:4人一组,分别坐于4个吊凳上,随“车”绕轴旋转,转到地面一侧时用力蹬地,使“车”不停地转动,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转圈多者为胜。“磨秋”由立柱和一根横木组成。立柱高1.5米左右,其顶端削出一个小磨轴。横木长约五六米,中间打一小洞,套在立柱顶端的磨轴上,即可作旋转运动。因转动时两端如秋千般上下摆动,又如推磨状环周运行,故名。使用时,横木两边人数相等,同时手握横杆,趴于其上。脚着地者使劲蹬地,磨秋便飞转不已,且两端会交替上下,惊险而有趣。既可锻炼身体,又能培养人的勇敢精神。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傈僳族主要信仰基督教(于本世纪20年代传入傈僳族地区),也有信奉天主教(1888年始传人傈僳族地区)的,但为数极少,另外,傈僳族群众普遍信奉原始宗教,它以自然崇拜和灵魂观念为基本内容,以遇疾病灾害时杀牲祭祀活动为其主要形式存在于傈僳族地区。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傈僳族人民的健康状况已大大提高。

僳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新米节”、“刀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

“阔时节”,亦作“盍什节”。“阔时”是僳僳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僳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过去多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日期,故各地没有统一、确定的节期。一般多在公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举行。1993年12月,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每年12月20至22日为阔时节,以便让各地僳僳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庆佳节。

节日期间,一般都要酿制水酒、杀鸡宰猪、舂粑粑,准备各种丰盛的食品。还要采折与全家男人人数相同的松树枝插在门口,寓寄祛疾除病,幸福吉祥。同汉族的习俗一样,除夕之夜要吃团圆饭。即使有人身在他乡,家人也要为他留出席位、摆设碗筷。有的地方,从除夕开始,禁止到别人家里去,即使是分了家的父子兄弟也不能往来。直到初三后才解除限制,多数地方从初一开始,人们便聚集在晒场或开阔地,开展对歌、跳舞、荡秋千、射弩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怒江地区的僳僳族同胞有的还要前往泸水县登埂澡塘参加“澡塘赛歌会”活动。

有趣的是,过阔时节时,僳僳族同胞谁家舂出的第一块粑粑都会先拿给狗吃。据说,这是为了感谢狗“给人间带来粮种”。僳僳族民间流传着不少狗与粮种的传说,如其中一则说,古代人类浪费粮食惊人,天神知道后大怒,下令将所有粮食收回天庭。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在此危难时刻,一只狗奋不顾身,顺杆爬上天宫偷来粮种,拯救了人类。

刀杆节在僳僳族农历二月八日,僳僳族农历二月八日的刀杆节,相传是纪念一位对僳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汉族英雄。僳僳族人民把这位英雄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架上,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僳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澡塘赛歌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僳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现多于僳僳新年的正月举行。地点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市以北10余公里处的登埂、马掌河等温泉。届时,邻近各县、区的群众身着盛装。携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平时寂静的温泉,此时处处帐篷林立,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过去以洗浴治病为中心的春浴节,现在成了人们休闲度假、歌舞狂欢的节日。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几十人一帮、数百人一伙,赛歌、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责任编辑:王俊春录入:王俊春
云南通-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