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 11:54:27 云南日报94
4月11日,滇港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介会在昆明举行
4月的春城,繁花似锦、生机盎然。一场滇港“双向奔赴”的春天之约如期而至,点燃了滇池之滨的春日热情。
4月11日上午,由云南省政协、中医药全产业链香港中心、香港中医中药界联合总会联合主办的“滇港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介会”在昆明举行,来自滇港中医药业界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医疗机构代表等齐聚云南海埂会堂,分享发展机遇,共促优势互补,携手发出“深化滇港中医药全领域合作 打造滇港中医药现代全产业链”的美好愿景。
签约仪式
高原明珠的云南,是大自然馈赠的“中药材宝库”,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辐射中心。
东方之珠的香港,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国际大都会,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滇港双方在中医药产业上的合作,就像阴阳互济的药方一样相辅相成,前景广阔、未来可期。”随着推介会序幕的开启,滇港“珠联璧合”的“本草故事”也翻开新的篇章。
面对拥有医药科研、检测认证、标准制定等显著优势的香港客商,推介会上,云南省委、省政府及有关省直部门纷纷亮出优势“家底”、拿出满满诚意,与远方客人一道共话产业前景、共绘美好未来。
“云南有中药资源8875种,占全国一半以上,有超过2000种民族药,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
“我们坚持协同发展,全力推动中药材从原料到终端全链条融合,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们坚持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的‘云南方案’,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
巨大的潜力、广阔的前景、务实的举措,释放着滇港中医药携手“1+1>2”的协同效应和强大信心——
“很高兴再次来到云南。作为一家以康养为主的企业,十分看好云南独特的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香港锦绣集团主席表示,听了会议推介,对投资云南更加充满信心。希望借助此次推介会机遇,深入云南各地实地考察与产业对接,就中医药、康养、文旅等产业发展与云南有关方面达成合作共识与意向。
拍照记录
“云南中药材资源丰富,民族医药挖掘潜力巨大,尤其在提取方法、质量标准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空间广阔。香港在这些方面具备很好的基础,双方可以在质量检测和认证、产品深度开发和国际贸易平台市场渠道拓展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芝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将进一步关注彝药傣药等云南民族医药资源,寻找好的投资标的,加大在滇投资。
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胡强看来,滇港中药材产业合作的巨大空间涵盖了从种植到加工到“中药材+”的全产业链。“在种植端,滇港双方可合力加强种业创新、品种改良,打造种子种苗健康检验检测平台、云药品质营养分析评价平台,以GAP基地建设推动中药材绿色高效栽培。同时,要携手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促进中药材产业与康养旅居、农文旅深度融合。”胡强说。
青睐云南、看好云南、投资云南。推介会现场,远道而来的中医药全产业链香港中心和香港中医中药界联合总会代表与云南11家企业和2家联盟现场签约,为云南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成功签约,将帮助腾药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拓展海外分销渠道,更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医疗终端事业部总经理表示,将继续与香港深化合作,充分借助香港“现金结算、供采智联、全球流通”等优势,把自身产品质量过硬、疗效显著等特点宣传推介出去,不断提高品牌曝光率和美誉度。
2003年,文山三七与香港资本、技术的相遇,让位于砚山县的云南金不换(集团)有限公司获得新生。“我们切身体会到云南对中药材产业的高度重视,也切身感受到港企在滇投资兴业获得的大力支持。这次推介会是推动滇港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又一契机。将引进更多香港的相关科研成果落地云南促产品研发,同时在云药开拓国际市场上作出新的尝试。”公司董事长说。
云南白药集团高级副总裁表示,作为云南中药材产业的链主企业,云南白药集团将以云药企业联盟为抓手,加快打造共建平台、共创标准、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和共享市场的“联合舰队”,构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战略协调的云药生态体系,并以此深化与香港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实现云药品质、技术创新与商业价值并重的可持续发展。
热烈鼓掌
从春天出发,在春天绽放。随着推介会按下滇港两地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快进键,滇港双方将进一步发挥优势、深化合作,促进“种、科、工、贸”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滇港中医药合作更进一步、共创辉煌,携手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全球。
省政府主旨推介——以药为媒 滇港再携手
中药材是大自然的馈赠,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云南、香港以药为媒,携手共拓中医药发展新蓝海。4月11日,云南省副省长杨洋向两地中医药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介绍云南中医药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基础。
云南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药库”,中医药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中药材品种,还有超过2000种的民族药,是全国乃至全球天然药物和民族医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傣医、彝医、藏医等民族医药与传统中医药融合发展,兰茂、曲焕章等中医学家誉满天下,“云南白药”“三七”等云药驰名中外。
当前,云南正以全产业链布局引领中药材产业现代化发展,全力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夯实根基,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连续6年全国第一。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朝着2000亿元目标迈进。三七、灯盏花、滇重楼、云木香、草果等品种占全国供给量90%以上。云南已成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道地药材主产区。
坚持协同发展,全力推动中药材从原料到终端全链条融合。在科研端,建成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立云南中药材产业创新研究院;在种植端,GAP品种全国最多;在加工端,全国中药行业73家A股上市公司中云南有5家,云南白药、昆药等本土品牌蜚声业界;在营销端,销售额超1亿元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品种有33个,规上中药工业企业营收达380亿元。
坚持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的“云南方案”。实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多、品质最优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国际化发展示范区。云南中医药产业迎来最好发展时机。
坚持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中医药跨境合作。牵头建立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合作交流机制,建成国家特色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老铁路运营以来中药材跨境运输量增长3倍。云南中医药通过中老铁路等通道走向世界。
坚持优化环境,真心实意把广大企业当作云南发展的“最好合伙人”。创新开展服务企业“厅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建设中小企业“融信服”平台,每年办好“10件惠企实事”,发布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三张清单,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很多香港企业家反馈,云南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办事很方便、服务很贴心、项目落地快。
“云南与香港,一方有资源、有潜力,一方有资本、有平台,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赋能、共同发展。”杨洋表示,滇港中医药合作由来已久,具有坚实基础,近年来更是达成广泛合作,取得更多共识,正从过去“单向输入输出”的原料贸易转向“双向价值共创”的产业协同,携手走向未来。
站在新的起点,为深化滇港合作,共同推动云南中医药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杨洋发出诚挚邀请——
邀请更多香港企业携手共建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建设标准体系、培育产业生态、开拓海外市场,助力云南中医药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在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赛道上共赢未来。
邀请更多香港企业到全省各地走一走,看看中医药、民族医药的生动应用和实践场景,深入了解中医药、民族医药如何为老百姓提供价廉、质优、有效的医疗服务,助力讲好云南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故事。
为推动更多香港企业投资云南,促成更多项目落地,杨洋提出务实举措——
云南将把此次大会达成的共识、合作与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深度结合,进一步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推动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每年都要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云南将全力做好服务,让广大企业在云南放心投资、安心发展、顺心创业,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共创“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
省农业农村厅专题推介——道地云药同世界共享
云南是大自然馈赠的“天然药库”,更是中医药产业的“聚宝盆”。在滇港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介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向香港嘉宾推介中药材产业,带来优质的药材、广阔的基地,与“资源共享、科技共享、发展共享”的诚意,让道地云药同世界共享。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底气筑起云药之基。从高海拔的滇重楼、云木香,到低热河谷的砂仁、草果,从“千年彝药”到“傣药瑰宝”,云南中药材以“品种多、品质优、药效足”闻名业界。截至目前,云南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形成了以“十大云药”“十大健康资源”等156个道地品种为主的种植体系,全国300种常规种植中药材云南占50%以上,40种大宗药材占四分之一,102种食药同源物质中云南占四分之一,更有44个地理标志产品、60个“云药之乡”,奠定起产业根基。
放眼全省中药材产业版图,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中,有127个县市区种植了中药材,153万农民投身中药材产业,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0户、省级128户,组建39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紧密联结模式。云药产业不仅是经济支柱,更是富民兴边的“幸福产业”。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打造“现代一流产业”的决心推进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三年行动,出台若干产业支持政策,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强势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省农业农村厅将重点推动“三大体系”建设,为产业发展铺就“快车道”。
标准化种植体系,让云药“种得更好”。建成滇中、滇西北等5大种质资源圃,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00多个,登记中药材新品种100余个,选育良种20余个,“十大云药”已实现良种全覆盖;全省标准化种植基地160余万亩,其中GAP基地1.56万亩、绿色有机认证基地13.8万亩。同时,“云药追溯”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全流程监管,让每一株药材都有“数字身份证”,走在全国前列。
集群化加工体系,让云药“加工更精”。布局250个初加工点和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国家支持建设三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云南白药、昆药等龙头企业深耕研发,云药饮片、提取物、日化品等深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2024年加工产值达557亿元,云药正从“卖原料”向“卖成品”“卖标准”转变。
市场化服务体系,让云药“走得更远”。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云南6个中药材进口口岸年通关量日益增长,谋划“1+1+N”中药材市场交易网络加速构建,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114亿元,云药通过中老铁路、RCEP市场走向全球。
当下的云南中药材产业,正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合作,将与香港各界在科研创新中共享成果,在产业升级中共享机遇,在市场开拓中共享红利,共同书写“道地云药,世界共享”的壮丽篇章。
省卫生健康委专题推介——落实服务营造优质生态
近年来,通过“千名香港企业家云南行”等交流活动,源远流长的滇港中医药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推介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向港商展示,近年来云南做好文化交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等各项服务,为广大港商赴滇投资兴业、旅居康养,营造更加优质的环境和生态。
围绕中医药文化交流,云南深入开展传统知识保护整理,出版民族医药书籍50余部,挖掘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100余项,凝练民族民间特色医技医法30余项,藏医骨伤疗法、傣医睡药疗法、彝医水膏药疗法、彝药拨云锭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佤族花椒针疗法、彝族水膏药疗法在全国中医药特色疗法评价推广会上得到推广使用。
“香港在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教育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期待与香港全面深化中医药学术交流合作,促进更多高等院校、医疗机构间互访交往。
聚焦中医药特色诊疗,云南积极推动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6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全省公立中医院132所,92所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39所达到国家推荐标准;29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99%的乡镇卫生院、9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滇港根据两地疾病谱,筛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加强诊疗技术培训和推广使用、提高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方面大有可为。“特别是针对当前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我们期待滇港加强学术交流,提升两地老年病诊疗能力。”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说。
拓展中医药企业合作空间,云南大力扶持中医药企业发展。目前全国中药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云南有5家,数量居全国第3位。云南白药集团、昆药集团、生物谷入选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国药集团、上药集团、广药集团、天士力医药等龙头企业都已布局我省。云南鸿翔中药科技、龙海天然植物药业、金碧制药等50多家企业被评为创新型中小企业。
共谋中医药研发创新,云南已经建立355个省级中药配方颗粒标准、416个中药材标准、199个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目前,全省注册备案中药制剂608个、申请专利25个。
“在中医院内制剂方面,我们正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谋划打造‘云岭名方’,从新药转化、医保支持、目录调剂等方面入手,大力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说,期待滇港两地在中医药科研创新上开展广泛合作,利用香港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联合开展中药新药、中药制剂研发、经典名方转化等研发生产和推广使用,共同促进中医药为群众健康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