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4 08:17:38 云南旅游网28450
在中国的西南边疆,有一个叫腾冲的地方,这是一个物华天宝之地,尤其以翡翠闻名中外,所以得名“翡翠城”。
翡翠,最初是一种鸟的名字,这种鸟羽毛非常鲜艳,雄鸟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鸟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后来人们把颜色呈红色的玉,称为“翡”;呈翠绿色的玉,称为“翠”。翡翠,即翡翠玉,是玉中的一个珍品。光绪《腾越州志》中说:“玉石以绿白分明透水者为佳,翡翠色为上品。”
缅甸北部的勐拱一带,是世界上主要的翡翠产地。勐拱从元明至清朝中叶,长期属中国腾越州管辖:元朝时勐拱等地叫做蒙光路,明洪武年间改柔远路置孟养府,永乐二年(1404年)改为军民宣慰使司,治所在今缅甸孟养。明万历三十二年(1624年),勐拱才归入缅甸。清朝初年勐拱曾再度内属,乾隆朝之后又归属缅甸。故清代陈鼎《滇黔记游》中的“腾冲出碧玉”之说,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明正统年间,腾冲人发现了翡翠有巨大商业价值,于是他们在勐拱的野人山设厂,开采翡翠碧玉,并把翡翠源源不断运至腾冲,首开翡翠加工之先河。腾冲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翡翠加工贸易集散地。明代上至后妃命妇,下至平民侍女,莫不以金玉珠翠为饰。(《明史》卷66、67《舆服》)。明代佩玉、尚玉之风的盛行,当然和中国古代“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有关。人们佩玉,不仅是为了装饰,还希望自己能像玉一样温润谦和,冰清玉洁,品质高贵。由于明朝时期人们对翡翠喜爱有加,不少玉商从中获利甚丰,朝廷也派太监驻守腾冲,专门采购珠宝翡翠。当时从腾冲至缅甸密支那一线,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翡翠贸易最兴盛时,腾冲至缅甸的商道上每天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珠宝交易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9成。当时翡翠与腾冲人的命运紧紧相连,有相当一部人腾冲人因玉而悲,因玉而喜,因玉发家致富,却也因玉穷困潦倒。
虽然翡翠产地勐拱在清代中期归属缅甸,不再属于腾冲,但缅甸翡翠不仅在腾冲集散,而且在腾冲加工,玉雕业成为腾冲的传统手工艺加工行业。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是腾冲玉雕业的鼎盛时期。清嘉庆末年,腾越知州伊里布得到一块翡翠玉料,请玉匠精心雕琢了一只鹦鹉,嘴壳朱红透亮,羽毛翠绿欲滴,站在暗绿色的架子上,晶莹剔透,巧夺天工,成为价值连城的传世之宝。民国初年,腾冲从事玉雕的作坊有100余家,工匠3000余人。1942年,日寇占领滇西,腾冲沦陷,玉雕业随之萧条。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腾冲翡翠加工贸易方再度焕发生机,并迅速成长壮大。1993年,腾冲城创建了珠宝玉器交易中心。1997年,腾冲第二个玉石加工交易市场──腾越珠宝城建成。2005年9月,腾冲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中国翡翠第一城”的美誉。
如今腾冲已是云南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游客纷至沓来,人们为青山绿水而来,为人文胜景而来,当然也是慕玉而来。翡翠成为腾冲人迎接八方客商、远销四海的时尚佳品。
步入腾冲,不论是买卖物品,还是坐车问路,几未见言行急躁之人,更不见争吵之人,他们总是那么耐心平和,温文有礼,如此民风令人暗暗惊叹。我曾为此思考很久,寻找其中原因。莫不是腾冲人长期藏玉、赏玉、观玉、佩玉之故,其血脉骨髓中融入了玉之温润含蓄的品性?翡翠已然成为腾冲的一个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