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商会 官方网站

玉之有价无价辩

2010-06-16 18:59:12 云南少数民族网26858




常言道:“黄金有价玉无价”。既然是“常言”,就是说这样的说法、看法,长期以来已经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且毫无疑义。其实,这样的说法是很不准确、更不科学、也不符合实际的,并且有害于石文化、石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把它辨析清楚。

几千年来,玉——这里讨论的主要是珍宝一类的美玉,作为一种商品,已是不争的事实。所谓商品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不同所有者之间互相交换的劳动产品。互相交换存在着买卖关系,必然要利用商品的货币关系来规定价格。如果没有价格,商品的交换就无法得以实现。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价值量来决定,以货币形式作为交换媒介,衡量和计算商品的价值。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表述: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各种商品必须按照它的价值互相交换。因此,要求商品的价格符合它的价值。当商品的供求关系互相适合的时候,价格大体上是符合价值的。当供求不平衡的时候,价格就会背离价值。由于各类商品的供求经常出现不平衡,价格符合价值总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价格背离价值则是绝对的、经常发生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而上下波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规律。我们应用这套价值规律学说,来具体分析玉究竟是有价还是无价,方能有理有据,客观地、正确地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玉就是一块石头,即便被称为稀世珍宝的极品硬玉翡翠,它还是一块石头。世界上的所有岩石分为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玉属于变质岩中没有晶体构造的块状微晶体系中的一种。它是经过若干千万、甚至若干亿年的地壳运动,在特殊的温度、压力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简言之,玉是伟大的自然力的“劳动成果”,并且非常之又非常之稀少。按照价值规律,建筑用的一立方米公分石,我们可以根据生产它所投入的必要劳动量、机械设备的使用量、油料或电力的消耗量等诸因素综合起来,客观、准确地计算出其价值量,然后确定价格,并用货币形式表示出来。但玉不行,人们根本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大自然生产美玉所投入的劳动量,并用货币形式标定出价格。伟大的自然力无价,它在 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美玉,当然无价。这大约是玉之无价说的来由。

玉为人之所用。人天生就有追求美、崇尚美的德性,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用贝壳、兽骨以树皮、麻等为线穿成串制作成项链,套在脖子上作装饰。这是最原始、古朴,追求美的表现。而人对美的追求,鉴赏能力以及审美水平的提高,是跟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发达程度同步进行的。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翡翠玉石这种积山川之精华,人文之美德,大自然亿万年天造地就的珍宝,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道德修养。《诗经》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把君子与玉相提并论,互作映衬。玉之人格化,使其有了灵性,能与人感情相通。我们常说的玉有灵性,大约就是这样来的。玉作为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区别于其它商品的特点在于,买卖双方都共同存在着审美价值的感情交流,而表现于对具体物件的综合审美认知和评价。这种共同审美认知和评价的感情交流价值几何?感情无价,玉之无价。

上述所说的玉,严格说来指玉璞,即没有经过人工琢磨的玉。“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玉璞,经过精心雕琢,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其价格会几倍、几十倍、上百倍地升值,甚至根本就难以确定其价格,也就是无价。一件精美绝仑的美玉作品,除了玉本身的品质外,其加工雕琢的技艺,包括设计的巧妙构思,雕琢工艺的精湛纯熟,蕴含着人极大的智慧和灵感,有些甚至是人天才智慧的结晶,灵感火花的爆发,只能用“妙手偶得”、“巧夺天工”、“自然天成”、“叹为观止”之类的极尽溢美的词加以形容。智慧、灵感值多少钱?无价。

再者,玉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换,方才产生价。对于一位玉收藏家而言,得到一件美玉,视若珍宝,从此只用来供个人赏玩,或作为镇宅之宝,代代相传,再不示人,更不出卖。同样一家门面豪华的宝玉石商行,把一件精美的玉器摆设于店堂中央,标上非卖品字样,目的是使店堂蓬荜生辉,表明其经济实力的雄厚,用以招徕顾客。这两种情况,美玉已经脱离了商品的性质,也就不存在有价、无价的问题。

还有,翡翠美玉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受限于人的审美情趣、水平、温饱程度和经济实力。纵然就是块美玉,对于一个腹无点墨,庸俗不堪,毫无审美情趣的人而言,只会得出一个结论:“要它作甚”。另外,一个腰无分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决无心思去欣赏别人腰间悬挂的两块佩玉相撞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叮咚声而羡慕不已,乐不可支。从这个意义上讲,玉无价,毫无实用价值。

前文的议论,谈的是玉之无价的来由,但作为一种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则肯定是有价的。中国历史上,有确凿历史可考的第一桩美玉的交易发生于战国时代的公元前283—前251年之间。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玉闻之,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尽管这是个骗局,但表面上毕竟开了个价。另据《韩非子•和氏篇》载: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块玉璞,献给厉王。厉王叫玉工鉴别,说是石头。厉王就削去了他的左足。武王即位后,卞和又把玉璞献给武王,玉工仍然说是石头,又削去了他的右足。等到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玉璞在山脚下痛哭。文王知道了,派玉工理璞,果然得到了块宝玉,就命名为“和氏之璧”。和氏璧作为“天下所共传宝”,近年有专家考证,其石材来自远方夷地的缅甸翡翠,是否属实,难以定论。但司马迁的《史记》无可质疑。用十五座城池交换一块和氏璧,这是什么价?天价。所谓天价指价格出奇的高昂,动辄以百万、千万或亿计。买卖双方根据具体交换对象,按审美认同进行感情交流,通俗说,就是随行就市,我要多少,你给几何,达成共识,成交、否则各走东西。

玉之天价是怎样来的呢?玉之形成来源于自然力,玉之加工雕琢充满智慧和灵感,玉之交换买卖双方存在审美的认知、认同的感情交流,加之稀少之稀少,珍贵之珍贵。这里,用一般商品的价值规律来分析理解,是解读不通的。玉是一种特殊商品,只能用矛盾的特殊性加以分析。“黄金有价玉无价”,是把玉的天价说成无价。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谁都不能否认,天价也是价。

其实,美玉的天价,也分档次,是严格按品质定价的。把玉发展成一种文化现象,并融入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经过几千年的不懈努力,专家、行家、商家对玉品质优秀程度的研究、品评以及科学检验鉴定,从理论到实践已经相当成熟,更日臻完善。天价并非漫天要价。乱标价,以次充好等,属商业欺诈行为,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另外,美玉的价格,同样受供求关系的支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走向富裕,对玉的需求日益旺盛。然而,优秀品质的玉,面临资源枯竭,甚至无玉可采。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黄金易得,良玉难求”,价格暴涨。玉价之涨跌,正好说明玉有价,并非无价。

黄金有价,玉也有价,这就是结论。


责任编辑:王俊春录入:王俊春
云南通-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